小麦赤霉病在雨季发生严重,采用不同的医疗器械和不同的施药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和效益都比较高。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节。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枯病、穗腐病、茎腐病、茎腐病和穗腐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病。其中,耳朵腐烂是最严重的一种。幼苗腐烂是由种子携带细菌或土壤中的病害残留物感染引起的。起初,芽变成褐色,然后根冠腐烂。轻者病苗枯黄瘦弱,重者死亡。死苗湿度高时,产生粉霉病。
具体防治措施:每亩加水80%多菌灵50—80克或50%多菌灵80—120克或70%甲氧氯普胺100克进行防治。重点在麦穗上均匀喷洒,5-7天再防治一次。喷洒后24小时内如遇下雨,应及时补喷。
及时对小麦赤霉病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赤霉病的危害,对保证小麦高产和提高小麦品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