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和初秋雨量充沛,深层水分补充较多。8月份以来,冬小麦主产区平均降水量233.7mm,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冬小麦主产区93%的县(市)降水量在180毫米以上。由于连续暴雨较少,玉米地覆盖着麦秸,形成的径流很少,增加了雨水入渗,补充了深层水分,有利于播种和幼苗生长。
2.有应对特殊气候的经验和技术。近年来,我省麦区经历了高温、冬前干旱、降雨导致播种期推迟、低温冻害等多种不利极端气候。极端气候考验品种的表现,为筛选抗逆性强的品种提供了机会。同时也锻炼了技术团队,积累了工作和技术经验,加强了应对特殊气候的技术储备。
3.政策和价格增强了对小麦生产的拉动作用。国家各类补贴逐年落实,特殊年份弱苗补贴、一喷三防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小麦生产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麦田管理的主动性。小麦价格稳步上涨,促使农民增加种植小麦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