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尤为严重。小麦,应重视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防治技术如下:

(1)麦田里的杂草

积极实施麦田冬前除草。

防除galingale等阔叶杂草,每亩用20%氟草烟乳油50毫升或5.8%二氟唑胺(麦西)10毫升,在小麦3-5叶时,用40公斤水喷洒茎叶。

为防除仙灵脾、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在拔节前,在麦田2片仙灵脾叶至小麦茎叶处,用40公斤水喷洒40-60毫升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或30克15%草酸(小麦杆)。

为防除混有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麦田中的杂草,每亩使用12.5克7.5%溴虫腈(优先)水分散剂或50毫升20%氟草烟乳油和50毫升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并在小麦3-4叶期至拔节期前向其茎叶加水40公斤。

(2)小麦纹枯病

秋播期化学拌种是主要防治措施。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期前期,防治指标:病株率10%的田间。每亩用丙环唑6-9g,可湿性粉剂(4% 16亿粒/克)20g,烯唑醇6g,井冈霉素10g,或丙环唑10g作为有效成分,早晨有露水时喷施,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流到小麦植株基部。重度田间应每10天控制一次。如遇渍水,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程度。

(3)小麦赤霉病

小麦初花期(10%开花),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持效性好的农药,如氰戊菊酯25g、甲基硫菌灵70g、己唑醇5-6g、多菌灵超微粉80g,或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多菌灵60g、三唑酮8g)进行喷水防治;如果花期多雨或多雾,应在服药后7天左右再喷一次。在发病初期,应在防渗漏领域适当增加上述化学药品,并立即补充,以减少发病后期的损害损失。

(4)小麦白粉病

在小麦孕穗期,在上部三叶发病率为15%的田间喷洒有效成分三唑酮10g、烯唑醇8g、丙环唑10g或腈菌唑4g。视病情发展,连续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5)小麦锈病

当田间发现小麦条锈病单个病叶时,要立即将病叶摘除,带到田间以外焚烧或深埋;对于早发中心,我们应该立即恐慌并控制其扩散。当条锈病的出叶率达到0.5%,田间叶锈病的出叶率达到10%时,应立即进行一般处理。杀菌剂的品种和用量与小麦白粉病相同。重病田在第一次喷洒后10天再次喷洒。

(6)小麦红蜘蛛

在秋季每平方英尺虫量超过75只,小麦返青期每平方英尺虫量超过300只的麦田,立即喷药防治。每亩使用2克联苯菊酯或15克马拉硫磷作为有效成分。

(7)小麦蚜虫

重视天敌的保护和利用,重点保护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烟蚜茧蜂等优势种的天敌。当敌台数量与蚜虫数量之比大于133,360,322时,可以有效控制麦蚜的危害,无需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小麦蚜虫发生超过防治指标(苗期300头/100株,穗期500头/100穗),天敌数量低于利用指标时,每亩使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或有效成分吡蚜酮5g、啶虫脒2g或吡虫啉4g,喷水防治麦田灰飞虱。后期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将上述药剂与氯氰菊酯(每亩有效成分0.5g)混合后喷水。

(8)小麦米

越冬前以化学防治为主;返青至拔节期前期以小麦纹枯病为主要治疗对象,也治疗其他病虫害如麦蜘蛛、蚜虫等。小麦抽穗开花期主要是赤霉病、穗蚜,并控制吸浆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灰飞虱和粘虫。

对于小麦病虫害,可以采取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防治策略,抓住关键,科学防治。

查看更多:
  • 优质种子
  •  
  • 种子用量
  • 更多栏目最新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间,小麦抽穗扬花期的管理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间,小麦抽穗
    小麦抽穗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完全转化的标志,也是
    玉米宽窄行条栽技术要领
    玉米宽窄行条栽技术要领
    玉米宽窄行带状种植技术有很多优点。一是可以及时移栽,解
    “立春”时节的蔬菜农事概要
    “立春”时节的蔬菜农事概要
    几天前,我们刚刚迎来了“立春”季节。这个季节过后,许多作
    西芹漂浮培育新技巧
    西芹漂浮培育新技巧
    西芹浮式养殖新技术需要掌握以下知识:一、育苗模式按照“
    豆角种植新技术
    豆角种植新技术
    在豆角,种植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新技术:1.豆类可以直接播
    番薯象鼻虫防治技巧
    番薯象鼻虫防治技巧
    其实番薯的象鼻虫也叫红薯蚁象,广东的叫沙虱和沙拉虫,是危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