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减少花生病害?你希望花生富有成效吗?要不要用简单的方法种花生?如果你愿意,让我们给你看看危害花生的主要病害!
1.“倒苗病”
主要指根腐病、茎腐病、枯萎病、黑霉病等。该病害在花生开花前后造成大量死苗。花生收获后及时晾晒、干燥、贮藏,防止霉变,是预防此病的根本措施。播种前施用含广谱微生物菌剂的种衣剂(如小米冯丹)是很好的辅助措施。
2.病毒性疾病
危害花生的病毒有三种:矮缩病毒(PSV)、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黄花叶病毒(CMV)。它主要导致荚果明显缩小和畸形,导致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病毒病的防治也要考虑增强花的生长势,增加抗性;消灭病毒媒介,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抑制病毒繁殖和传播,降低其致病性的三种方法。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有:(1)进行地膜覆盖栽培,采用W栽培法,可有效增强花卉的生长势,提高其抗逆性。并营造不利于蚜虫(主要传播媒介)生存繁殖的小气候环境,从而减少危害,使小果、畸形果数量减少60%以上。(2)播种时用长效内吸性杀虫剂拌种覆盖,或与播种机施的肥料一起地下施用,会使花生出苗后带毒生长,迁入花生田的有翅雌蚜无法存活繁殖,从而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其他疾病如白绢病、疮痂病等。
丝病和疮痂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持续高温高湿,持续降雨,造成严重危害。白绢病主要损害根茎,造成白绢绒毛(菌丝)、死株、烂果。疮痂病导致植株中上部死亡,影响荚果灌浆。对于白叶枯病和黑星病的防治,建议播种后机械喷洒除草剂,并混以广谱菌剂,消除土壤、肥料和病残中的初侵染源,减少传播机会。在生长控制期间,应在发病前或发病早期喷洒保护性和性细菌。
花生主要病害有“落苗”病、病毒病、叶斑病、白绢病、疮痂病等。对这些疾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