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原产于我国,是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花。菊花不仅色泽艳丽,形态优美,而且不畏风寒,盛放绽放。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或平展,强壮分枝,高40-150厘米,小枝绿色或紫褐色。叶子大,卵形到宽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有或没有拖曳叶。
菊花叶是鉴别菊花品种的依据之一。头状花序,直径2-30厘米。花色有白、粉红、雪绿、玫红、紫红至深红、蛋黄、黄、褐黄、褐红,此外还有浅绿、红面粉背、红面黄背,两种不同颜色一个花序中较小的花称为“乔瑟”。
菊花是耐寒花卉,喜凉爽气候和充足光照。其生长发育在18-21最为适宜。除夏菊外,大都在金秋时节开花。
以前菊花都是土栽培的,现在介绍一种无土栽培的新方法。
幼苗是通过插条生长的。 6月中旬,选择株型适中、适宜商品菊的品种,以其越冬或春栽的幼苗为母株,剪去上部丰满、无病虫害的顶部作插条。插条长5-7厘米。采收后,除去基叶,保留2-3片小叶。切口呈马蹄形。苗床以蛭石为主,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500倍。扦插深度2厘米左右,株行距3厘米左右。插后用清水喷洒,将插盆(或箱)放入半地下苗床内,盖上塑料薄膜和芦帘。扦插后3-5天喷水一次,20天左右即可移栽。
配制营养液所需无机营养素为:硝酸钾69%、过磷酸钙18%、硫酸镁9.7%、尿素1.4%、硫酸亚铁0.69%、硫酸锰0.27%、磷酸0.27%、无水氯化钙0.067%、醋酸锌0.067%。
无机元素总重量与水的比例,前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1:500,中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1:300倍液,1:后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300倍液。 ) 为1:400,pH 为5 至5.5。 7月上旬,将根系完整的菊花苗移栽到内径20厘米、深14厘米的新花盆中。覆盖。
定植后用喷壶喷水,上部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雨淋,并盖上芦帘遮光。缓苗7-10天(8月中下旬前大雨过后覆盖塑料薄膜)后揭去塑料薄膜和芦苇帘,每5天开始浇一次营养液。每次施药后可喷些水,防止营养液对叶片造成伤害。
立秋后3天施一次营养液,出芽后改为5天1次。如果下雨,要及时施用营养液。由于基质较软,菊苗容易倒伏,所以在前期和菊苗高10-15厘米时,需用800-1000倍B9溶液在叶片上喷2-3次,以防徒长。
菊花无土栽培从扦插到花朵透亮仅需110-130天,菊花苗生长旺盛,观赏价值高。而且,与土壤种植相比,劳动强度低,更加卫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