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野榕的繁殖多采用扦插、压条等方法。
插条最好与春夏之交的修剪和整形相结合。扦插时,选择1-2年生的枝条,在离盆土面20-30厘米处剪断,将茎截成3-4节茎段,作插条,留一片叶供每次扦插,剪去2/3-3/4的叶子,以减少水分蒸发;先将插条伤口用水浸泡或用草木灰抹在伤口处,防止树液流出;将插条插在河沙或珍珠岩制成的床中,注意保持播床温度和环境空气湿度较高。它可以在25-30C的温度下生根一个月左右。截株后,由于其顶端优势被破坏,茎节处的隐芽可萌发新梢,形成分叉树形;待新梢成熟后,可再剪。也可采用插水法,将枝条剪成20厘米长的段,插入水中,在2535的温度下迅速生根,但需经常换水,以防烂根。
分层传播。选植株下部粗壮的半木质化枝条,轻轻弯下埋入土中,使枝条不致与母株脱离或损伤折断。枝尖要露出土面,用小竹竿绑起来,使之直立生长。将埋在土中的茎段在压条前进行环状剥皮,剥皮宽度约1cm。埋入土中的枝条表面要用辅料固定,防止枝条弹跳。压条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疏松,34周后即可生根。此时应将母株剪下,分植。
榕树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耐阴。沁叶榕对光的适应性很强,在明亮的散射光下也能生长良好。夏秋季节气温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灼伤叶片,使叶片失去光泽。但不宜过度遮荫,否则植株会生长稀疏,应给予50%的遮荫。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15左右休眠,5以上可安全越冬,冬季应注意防寒。为提高其抗寒性,除深秋和冬季控制浇水量外,可在入冬前1个月左右追施磷钾肥。
盆土可用园土、泥炭土掺入少量细沙,同时施少量腐熟基肥。它应该是微酸性的,PH值应该在6.0到7.5之间。盆栽放在室内半阴处,不能接受太多阳光直射。独创性强,选择摆放位置应着眼长远。地点一经选定,禁止随意移动。温度波动对其生长不利。春夏两季,榕树生长旺盛,需水较多。必须给足水分,同时增加叶面喷水量。因其叶片宽大,施肥量大,应在生长旺季1-2周内施液肥或颗粒复合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叶色深绿;从新叶展开到8月中旬,每10天施一次肥,以氮肥为主。当生长停止或休眠时停止施肥。每2 至3 年更换一次花盆。 Ficus lyre 的茎很少分枝,尤其是在它们年轻的时候。每年春季应剪短茎干,破坏植株顶部的优势地位,促进剪下的生长。隐花芽长出新芽,形成分叉的树枝。生长过程中,光照过多、过强、空气不畅时,很容易被红蜘蛛危害;高温干燥的环境容易引来粉虱和介壳虫。休眠期温度的短期波动和水分过多均可引起叶斑病,严重时应摘除病叶。叶缘黄褐斑一般是受湿寒所致。叶子枯萎是由于水涝和冬季高温。排水不畅导致落叶,应剪掉烂根,换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