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受品种、环境、生态、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小麦品质的方法有很多。除了选择优质品种外,通过一些栽培措施也可以显着提高小麦品质。关键技术如下。
一、合理运筹氮肥
小麦生长和籽粒形成所需的氮主要从土壤中获取。土壤施氮肥对小麦籽粒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一般高产条件下,每公顷施氮总量为纯氮225-270公斤。底肥与追肥的适宜比例为6:4或5:5。追肥宜分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三个阶段施。三个阶段的比例为1:1:1.特别是拔节期和孕穗期要保证追肥。
除土壤施氮外,还可以进行叶面喷施氮肥。肥料优选尿素。喷药期为大部分籽粒至乳熟末期。喷施浓度和量不宜过高,以免烧伤叶片。浓度一般为2%-10%,用量为每公顷纯氮37.5-75公斤。
二、适当增施钾肥
研究证明,缺钾麦田施用钾肥对增产有良好效果。由于钾与氮的代谢密切相关,钾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因此,在氮、磷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时常增施钾肥,有利于粮食产量和品质。
据研究,每公顷施用有效成分硝酸钾4590公斤时,产量最稳定。当施用有效成分60-105公斤时,产量稳定,蛋白质含量高。
就施用时期而言,随着施用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最佳时期是开花期。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小麦品质,但必须保证充足的氮、磷供应才能发挥良好效果。
三、正确施用微肥
硼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在有效硼不足的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硼肥,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从而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
锌是许多酶的成分,也是一些酶的激活剂。它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缺锌会阻碍小麦植株的生长,降低产量,降低品质。
锰是硝酸还原的活化剂。植物缺锰会影响其对硝酸盐的利用。在土壤缺锰的情况下,适当施锰还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
以上三种元素在孕穗期喷施效果最佳。喷硼可用0.1%硼酸溶液,喷锰可用0.1%硫酸锰溶液,喷锌可用0.04%氯化锌或0.2%硫酸锌溶液。
四、充足供应有机肥
有机肥是一种含有丰富有机质和多种养分的完全肥料。一般来说,多添加有机肥可以提高谷物的蛋白质含量。
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下,添加不同的有机肥都可以增产,但增产增质的效果不同。生育力较差时效果更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和品质都会提高。但本着经济施肥的原则,应因地制宜选择肥效最佳的施肥量。
五、适时适量灌水
一般认为,小麦生育期水分不足,产量下降,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但最终蛋白质产量不高。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量可大大提高,但蛋白质含量不增不减。
因此,应根据气象条件确定灌溉次数和水量。在水量不足的年份,增加灌溉次数和总量,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多雨年份,适当少灌也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过多灌水则可提高产量和品质。这将有损于质量。灌水次数以冬前、起苗、拔节、灌浆为宜,总量为每公顷2250-3000立方米。
六、采用化学调控
利用化学调控可以调控小麦的生长发育,引起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的多效唑(PP333)可使小麦植株矮化,有效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对提高小麦品质有良好作用。特别是在施氮水平较低时,施用多效唑可显着提高蛋白质含量。
在小麦生长前期和中期喷施多重功效,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积极作用。在一个中心喷洒两到四片叶子效果最好。北方的冬小麦冬季喷施至返青比较适宜。喷洒浓度在200-400ui/1之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