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作物流行病害。病耳上常出现以红色为主色的霉层,故称痂。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小麦抽穗期如何防治赤霉病,供广大农民参考。
1、小麦赤霉病的症状表现
小麦赤霉病症状主要是小麦抽穗、开花期病原菌侵入所致,在灌浆、乳熟期出现症状。
初期小穗外皮出现水浸状浅褐色斑点,以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穗枯萎变黄。
当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接缝处会出现粉红色霉菌层。空气干燥时,病耳枯萎变白,不产生霉层。
2、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小麦抽穗、开花期间的天气条件。小麦抽穗开花期若连续降雨,气温持续在15以上,就会发生赤霉病。
目前,小麦已逐渐进入抽穗开花期,近期阴雨天气较多。建议广大群众切实预防小麦赤霉病,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3、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措施
防治期主要在——小麦盛花期初期。有效的预防剂是多菌灵。具体方法是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或40%多菌灵胶体悬浮液100克,加水40-60公斤。
喷施时,以麦穗为中心,喷洒均匀。
如果小麦抽穗开花期间连续下雨,应在雨前喷洒农药。若阴雨天较长,可每隔57天喷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