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居家镇读者来信报道,当地农业技术人员表示,用避瘟清浸种对水稻“小穗”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他询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所说的是否属实。
据了解,避鲜清是16%咪鲜胺和12%非硝噻吩可湿性粉剂,注册用于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
据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舒兆林等人在《高效水稻浸种剂避鲜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介绍:
将稻种分别用200倍液、300倍液、400倍液、500倍液、600倍液和清水在20和常温下浸泡,然后从每个处理中选取100粒。将种子干育,7天后测定出苗率。
试验结果表明,用16%地辛清可湿性粉剂200600倍液浸种时,出苗率为80%89.3%,接近或略高于清水的81.3%出苗率。控制。对于水稻种子的出苗是安全的。
10低温条件下,用400倍液16%黄原胶可湿性粉剂浸种48小时、72小时、96,水稻种子出苗率为81.3%89.7%,略高于清水对照79。小时和120小时。 出苗率而不影响防治效果。
基于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角度,他们建议在常温条件下用16%必杀清可湿性粉剂浸种水稻种子,最好是400倍液,浸种时间为48至72小时。
低温条件下,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对感病水稻品种可适当增加农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