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羊年心愿:争取提早实现超级稻每公顷产量16吨(图)


“原计划晚上赶到北京开会。在袁隆平紧张的行程中,我们见了好几次面,终于可以和帕迪说说他的故事9号。

直言不讳

老土不行,让人讨厌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袁隆平被赋予了太多的称号,“当代神农”、“会耕之师”、“杂交水稻之父”、“种业功臣”,甚至在人们的心目中很多人。袁隆平这个名字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的进步和自信。

“太多了,我身上的光环太多了,光是国际奖项就有18个。”袁隆平用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向后一靠,害羞地笑了笑。这位自称“80后”的老人身体强壮,思维敏捷。摘掉那些“光环”,这位与“不饿死”息息相关的科学家,内心平和,信心满满。他说:“古板不好,让人讨厌。”

采访过程中,袁隆平经常有条不紊地回答记者的提问,然后才能利索地回答。他也很坦诚,“我每周至少要接受3次采访,非常频繁。”话语中还伴随着爽朗的“哈哈哈”笑声。当被问及“背后有人弹奏,袁隆平假装拉小提琴”的轶事时,他开怀大笑,“我就是典型的南郭先生!”

虽然说着一口浓重的“香蒲”,但袁隆平的英文单词发音纯正:“We say that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superpower country”,“Africans eat cassava, cassava”。你夸他英语好,他笑了,“我的英语是broken English(破英语)”。

我每天都要去田里看我的超级大米

多少爱是爱,多少喜欢是喜欢?如果你了解了袁隆平对帕迪的感情,你就会知道爱到极致是什么滋味。

“我每天都要去田里看我亲爱的超级稻!”说起他的超级大米,袁隆平的眼睛会放光,其中蕴含的深情让人动容。

19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问世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袁隆平和他的超级稻不仅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作出了贡献。

袁隆平曾在梦中看到,米高如高粱,谷粒大如花生米。他和助手们坐在稻穗下乘凉。

去年10月,超级稻四期工程平均百亩产量达到1026.7公斤。又一项世界纪录的好消息,让他的“草下乘凉”梦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他信心倍增。 “超级稻有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全力投入育种事业,研究水稻、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就是专注田间,温暖众生。

“要把湖南建设成为种业硅谷。”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称我的超级大米是水稻的核武器。”除了大米,什么都不贵。”

严格的

勇攀高峰是科学家应有的品质,但科学梦想的实现必须有科学依据

因为谈基因改造,袁隆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次,同时采访的其他媒体终于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袁隆平说,你怎么又说这个……也许他真的对这些风波充满了无奈。

袁隆平最爱“农学家”这个称号。他既是资深农民又是科学家。他介绍了“四两配对系统”,阐述了“杂交水稻覆盖世界的梦想”如何实现,如何突破水稻产量极限。在他看来,科学梦想的实现必须要有科学依据。

从一期到四期超级稻计划,亩产先后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每一次上涨都备受关注。水稻单产是否达到峰值? “有国际水稻专家认为,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是每公顷15.9吨,我们的新目标是突破这个极限,达到每公顷16吨的产量。”在他看来,向极限冲刺、勇攀科学高峰,是科学家应有的品质和勇气,但“科学的梦想,必须靠科学来实现”,袁隆平说。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最多可以利用表面5%的太阳能。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800斤左右,仅相当于光能利用率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就意味着亩产将翻一番。实现“草下乘凉之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个梦想是有科学依据的。

愿苍生饱满温暖。过完年,袁隆平又要和他亲爱的超级稻米在一起,享受晒太阳、踩泥巴的幸福时光。

查看更多:
  • 学习种植
  •  
  • 种植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米兰花掉叶子怎么办
    米兰花掉叶子怎么办
    家里种的稻兰花叶子很容易变黄。造成稻兰花叶片脱落的原
    农作物防冻的方法
    农作物防冻的方法
    如果作物歉收,产量会严重减少,有些作物甚至会歉收。让我们
    菖蒲的繁殖方式
    菖蒲的繁殖方式
    菖蒲(学名:菖蒲):又名菖蒲、藏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
    水稻秧田管理技术
    水稻秧田管理技术
    水稻秧田应加强温度、水分和通风管理。原理是防止因棚内
    夏玉米播种的注意事项
    夏玉米播种的注意事项
    粮食大作物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
    水稻三大病害防治
    水稻三大病害防治
    作为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它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