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获得良好的水稻穗发育,除了要求水稻植株本身生长健壮外,还需要在水稻穗发育期间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来说,影响水稻小穗发育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氮素营养、水分等。
一、光照
稻穗发育时,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分枝、茎、小穗分化期光照不足,分化的分枝、小穗、小穗数量会减少。因此,幼穗发育过程中,如果长期阴雨,或过早闭行,群内光照不足,都会导致幼穗发育不良。因此,生产中强调行不封盖,要求幼穗分化后710天开始封盖。这就是原因。
二、温度
幼穗分化最适宜温度为26-30。如果温度低于19(粳稻)或21(籼稻),则发育不利。长江流域5月份的低温和部分年份9月上中旬的早“寒露风”往往低于这一温度指标,对早、晚稻小穗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形成大面积空壳的数量。
三、氮素营养
幼穗分化前后施适量速效氮肥,可显着增加次生分枝和小穗数,故此时施肥称为“促花肥”。孕穗期(减数分裂期)适当施用氮肥,可以减少每穗退化小穗的数量,增加糠的体积,并具有保花保粒的作用,所以这种肥料又被称为“保花肥”。 ”。
四、水分
水稻穗发育期,光合作用旺盛,新陈代谢旺盛。此时外界温度高,叶片蒸腾量大。这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约占整个生育期的25-30%。
此时缺水会降低光合能力,影响有机质的合成和运输,影响枝、茎和小穗的发育,加重小穗的退化和不育。因此,此时一般不宜遭受脱水、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