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是一个清晰的过程."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昨日在交大安泰EMBA“创业交流”上表示,一直在讨论跨境电商进口的商品是否会被定性为货物。这次税改明确将跨境电商进口的货物认定为货物,争议较少,法律体系清晰。
曾碧波说的是最近热议的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跨境电商税改酝酿已久,早有消息称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有望于今年4月8日实施,一时间各方面众说纷纭。有消息人士甚至透露,4月8日很有可能从广州开始试点新政。
虽然海关尚未正式公布税改内容,但新政的条目已经基本确定。根据行邮税,50元以下的免税额度将被取消。消息称,为减少对一般贸易进口的影响,兼顾大多数消费者的合理消费需求,设置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额20000元。
据了解,限额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货物,按照《进出口关税条例》税则免税,单笔交易限额内实行简易征税,税率暂定为0%;考虑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完税价格(实际成交价格)普遍高于一般贸易进口(到岸价进口价格),对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暂减征或免征30%,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
为避免税收流失,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免税,超过限额的按一般贸易征税。单个不可分割商品价值超过2000元限额的,按照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全额征收。
如果新政是这样的话,保税备货模式或海外直邮模式下进口的货物将按照新税制征税。曾碧波向记者坦言,洋码头目前在做两种模式,更不用说未来更倾向于哪一种。刚需强调税商品适合保税区,非标准化商品只适合海外直邮。
对于50元以下免税额度的取消,自营保税模式将面临涨价压力。曾碧波表示,暂时没有应对策略。对于一些过于依赖保税区备货的电商来说,三个月到半年内会有一些影响,其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压力,之后进一步优化集约化的压力会更大。因为洋码头对保税区的依赖较小,更多的还是观望,相信大家都会处于观望状态。“主要看其他电商平台会不会把免税额度取消后的税收成本转移到定价上。如果会转入定价实施涨价,我们会跟进;如果同行不涨价,那我们就不涨,但这会对上游提出更高的要求。”
至于税改后的跨境电商,相比一般贸易进口是否还有优势?曾碧波指出,新政给了跨境电商一个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的平台,不会再被诟病为偷税漏税的灰色产业。
至于一般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优劣,他不认为体现在税制上。跨境电商的优势在于有无免税。可以缩短整个链条,让国外零售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中间没有配送环节。此外,跨境电商还有一个正在研究的优势,就是其商品准入门槛低于一般贸易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