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创造生态的“裂变式增长”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比技术升级更难,是组织的变革,是团队观念的改变。从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批量到大规模定制,不仅仅是制造模式的转变,更是组织和观念的同步转变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经过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品牌战略、网络化战略五个阶段,2019年底,海尔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宣布海尔进入第六个战略阶段:“生态品牌战略”阶段。

同时,外部的大趋势是,经过几年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努力,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工业互联网——,被视为继消费互联网之后最大的经济活动,为制造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带来无限可能,直至商业模式从制造转向制造服务。

一直走在变革之路最前沿的海尔,也成为首批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企业。2016年打造的COSMOPlat,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封闭的企业演变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探索产业链的延伸模式,以用户的重复需求构建生态系统。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形象地总结了COSMOPlat与生态的关系:COSMOPlat就像一个机场,每个创业团队就像一家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可以共享售票处、塔台等。但是每个公司都得靠自己的能力去经营。谁运营的好,用户就买谁的票。COSMOPlat平台上的创业团队也是如此,只不过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个性化定制。通过COSMOPlat,可以将社会上最优秀的资源配置到最优秀的位置上,产生增值,并将增值分享给利益相关者,让平台更大,更灵活,更可扩展。

在海尔发展35年之际,周云杰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对海尔的生产改革、管理改革乃至生态改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伴随着管理方式的改变。

单纯用机器代替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那就是库存。只有真正解决了用户需求的高效率才是真正的高效率。为库存而生产,即使是高度智能化,也无法体现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内涵。

2018年4月24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海尔集团展区展示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制作个性化定制产品。图/新华

《财经》:2005年,海尔CEO张瑞敏先生创立了“一人一人合一”的理念和模式。具体到海尔的转型路径,物联网时代“人单合一”与多元化发展、大融合有什么关系?

周云杰:在我看来,海尔的“一个人一个人”和多元化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一人一人”的核心是“人的价值第一”。说到底就是直接链接员工和用户的价值观,颠覆传统的线性管理模式,用非线性管理思维激发每个员工的最大潜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用户的薪酬不是由企业支付,而是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薪酬回报和增值共享。通过企业平台的打造,每个员工都能在平台上得到更好的成长。可以说,“一人一人”模式既是海尔在新时代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海尔在物联网时代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第二,“人与个人的融合”为创新提供了土壤。企业不应该是围墙花园,因为从生到死总有一个过程。一个企业应该是一个像热带雨林一样的生态系统,这样才能不断成长,打开企业的围墙,让世界级的资源在海尔的平台上创业,不断诞生新的物种。这些新物种诞生的土壤不可能是传统的地层,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体”

海尔通过“一人一人”的模式,从一个封闭的企业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生态平台,颠覆传统的规模和范围理论,以用户的重复需求构建一个无止境的生态系统,走向生态品牌,共创共赢。

《财经》:这种“一人一人”的多元化发展不会影响物联网时代的完整性吗?

周云杰:“一人一人合一”的模式不会影响诚信。海尔专注于个人和微型企业。通过建立平台,他们可以创业,创新,发挥价值。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海尔的战略非常聚焦。不是所有人都盲目创业。比如海尔的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大健康,我们平台上所有的小微业务都在围绕这些战略方向开拓创新,这也说明海尔的整体战略非常清晰。

第二,海尔搭建了一个共享平台,可以为每一个员工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成功率。

在这样的平台上,海尔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与用户对接。虽然市场瞬息万变,但一线的小微人员却能在市场中快速决策。但决策的前提是:一是有战略方向,二是有统一的平台。这是一个完整的“一人一人”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单合一”不会影响我们物联网时代的完整性。

目前海尔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新物种”,比如COSMOPlat、海尔生物等。在海尔的开放平台上,已经有4家上市公司,2家独角兽公司,12家瞪羚公司,66家A轮及以上公司,200多个天使轮和种子轮,300多个孵化速度,4000多个微孵化。

《财经》:你提到了COSMOPlat。海尔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初衷是什么?海尔COSMOPlat的内部应用是怎样的?为海尔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哪些有意义的价值?

周云杰:对于海尔来说,发展工业互联网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承接国家战略。2018年,工业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造”,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依托30多年的制造经验,海尔积极实施国家战略,打造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将用户引入全流程最佳体验。

二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早在2012年,我们就发现传统的大规模制造流水线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于是,海尔开始在内部探索互联工厂,大踏步向智能制造转型,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海尔不是简单的实现机器换人,而是追求高精度驱动的高效率。用户需求是本质,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高效率才是真正的高效率;单纯用机器代替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那就是库存。为库存而生产,即使是高度智能化,也无法体现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内涵。

关于具体应用,海尔有用户需求和投诉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用户的留言。就像微博热搜一样,用户反馈越大,排名越高,从中可以发现用户更关心的痛点。比如我们在打造陶瓷产业,利用工业互联网的思路,让统一陶瓷在品质和价格上都有了提升。在整个建陶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平台企业增长了36%,预计明年增长100%。COSMOPlat可以让企业实现三个销售:第一是卖得多,第二是卖得快,第三是卖得挣钱。用户有需求,全球资源会响应,团队专业,风投认可,团队把自己的身家放在创业项目上,比带领项目的成功率高很多。通过COSMOPlat,海尔进入了15个行业,这15个团队也在平台上独立成长。

《财经》:相比美国、德国,中国企业在基础上有一些薄弱环节,在运用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有些还在摸索中。你认为海尔利用工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周云杰: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改变组织变革和团队理念比技术升级更难。从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到围绕用户需求的大规模定制,不仅仅是制造模式的转变,更是组织和观念的同步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很多企业的组织是等级制的,下属听上级的,而不是用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05年开始提出了流程再造、中间层去除、去中介化。2014年去掉了1万多名中层人员,使企业实现了网络化。同时,2006年全面开放创客激励约束机制,让每一个员工都能直接面对市场,并搭建了上海创客创汇平台,吸引全球创客在海尔平台创业。

互联网应用和制造业基础一样重要。

从互联工厂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物联网的赋能生态,一个是与用户保持零距离,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二是建立共赢的增值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为用户创造和分享价值。

工业互联网必然会给传统企业带来很多机会,比如资源整合、效率提升等。所以,一旦在这个价值场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合适的转型路线,就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图/新华

《财经》:海尔COSMOPlat已位列工信部榜单第一。它经历了怎样的进化过程?

周云杰:海尔工业互联网的演进经历了三个过程,从互联工厂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物联网的赋能生态。最初,海尔探索内部应用,建立互联工厂,实现大规模定制。截至目前,海尔已建成15个互联工厂并投入运营,实现了“产品在生产线上订购,下线后直接送到用户手中”,产品无入库率高达71%,同时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生产效率提高60%。

第二阶段,基于互联工厂的探索,海尔将互联工厂的经验云化/软化,推出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率先将传统制造全流程颠覆为大规模定制、开放式研发、精准营销、模块采购、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服务七大模块。所有节点互联互通,实现从制造产品到创造用户价值的转变。

第三阶段是基于COSMOPlat打造开放共赢的赋能生态。COSMOPlat一方面支持海尔智慧家庭战略,另一方面也积极向社会开放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赋能,帮助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财经》:随着产业互联网概念的盛行和国家的重视,短短几年内国内涌现出了很多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市场竞争?与国内外其他企业相比,海尔工业互联网有哪些优势和独特之处?

周云杰: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最大的经济机会和活动。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未来可期。这说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激烈的竞争自然有利于整个工业互联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两大差异化优势。

第一,始终与用户保持零距离,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不断了解用户需求,不断满足用户体验,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只有客户没有用户”的问题。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模式不同,COSMOPlat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具有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态三大特点。其中,全生命周期是指将原有的产品生命周期转化为用户全生命周期,为用户创造终身价值;全流程是指将低效的串行流程转化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并行流程,通过七大节点流程与系统的互联,实现每个节点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整个生态的代表COSMOPlat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整合全球资源提供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共赢。可以说,COSMOPlat大规模定制模式首次将用户需求大规模连接到整个制造过程中,使得产业变革不再局限于企业和工厂体系,而是成为整个社会的变革,颠覆了“厂内”制造逻辑。

二是建立一个共赢增值的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和我们生态中的各方为用户创造和分享价值。这些企业升级发展了,我们的平台也在不断进化。通过高附加值和高分享机制,让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生生不息。在共赢增值的生态创新驱动下,COSMOPlat已经在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复制中得到验证,是一个比较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财经》:有研究认为,海尔的COSMOPlat强调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像是toB电商做的资源对接和整合的功能,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产业互联网的重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周云杰:COSMOPlat不是一个交易平台,而是一个多边共赢的平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COSMOPlat与其他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不是简单的替换机器、连接设备、匹配交易,而是搭建一个开放的创造和共享平台,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创造用户终身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用户、资源的共赢共享。

COSMOPlat就像一个大机场,每个创业团队就像一家航空公司。就像机场一样,航空公司可以共享售票处、塔台等等,但是每个公司都得靠自己的能力去运营。谁运营的好,用户就买谁的票。COSMOPlat平台上的创业团队也是如此,只不过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个性化定制。通过COSMOPlat,可以把社会上最好的资源配置到最好的位置上,产生增值,增值的部分可以分享给利益相关者,让平台更大,更灵活,更可扩展。

《财经》:这其实涉及到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路径。是侧重互联网应用还是制造业基础和工艺,在国内还存在争议。那么在你看来,工业互联网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周云杰: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应用和制造业基础同等重要。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和工具进行升级。同时,互联网也需要在消费领域之外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制造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我们必须面对转变观念的挑战,改变我们的制造大国地位,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其次,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联网时代,不能再用传统的串行组织结构来适应新的形势。再者,在机制上,不能再按照行政职务和职级来拿工资,而应该按照市场驱动、用户付费的思路来驱动企业内部的机制转型,为了借助工业互联网促进自身发展,企业需要在思想、组织、机制上做好转型的准备和挑战。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让有优势的企业搭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工业互联网必然会给传统企业带来很多机会,比如资源整合、效率提升等。所以,一旦在这个价值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合适的转型路线,就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完成企业全流程的转型升级,也能为整个行业的升级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围绕多样化用户的创新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个性化需求和平台供给、定制能力不足构成了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为差异化转型用户提供定制化转型方案,是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财经》:工业互联网一直是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参与的赛道。大型企业如何发展工业互联网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如何匹配众多基础较弱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需求?

周云杰:就目前的市场而言,中国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企业在2.0需要补课,有些在3.0需要推广,有些在4.0需要示范。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差异化的转型需求、碎片化的市场秩序,构成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复杂的市场。

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决定了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个性化需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供给和定制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如何为差异化的转型对象提供定制化的转型方案,是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通用平台能力,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同步开发行业和场景平台,满足行业用户的差异化转型需求。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保压力加大的影响,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压力也在加大。中小制造企业自然负担不起自建平台的研发成本,中小制造企业转型迫在眉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主导作用,形成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的局面。通过大企业的开放平台,形成产业互联网生态,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和重用。只有形成共创、共享、共生的生态系统,才能不断衍生“新物种”,加速和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创业。

《财经》:能否介绍一下海尔是如何通过自身实践为基础薄弱的中小制造企业赋能的?

周云杰:三条路径:第一,解构自身能力,让企业做大众定制

二是根据企业现状定制解决方案。COSMOPlat不会对企业进行全流程改造,而是结合企业的业务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改造切入点,最终分阶段实现全流程赋能,进一步强化了COSMOPlat的模块化服务能力。

三是用赋能企业构建生态:COSMOPlat不仅要把自己的经验复制到其他企业或行业,还要用复制器构建生态,形成更大的星际生态,持续推动生态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各行业的经验复制企业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生态的建设者,生态资源的贡献者和分享者。在赋能其他企业的过程中,借助这些企业背后的资源,COSMOPlat星际生态也在进行“裂变式增长”。

《财经》:希望这种裂变式的成长能让企业更上一层楼。我想问一下,COSMOPlat的客户中有很多山东企业,这和政府的作用有多大关系?你认为政府在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周云杰:海尔的COSMOPlat平台可以实现跨行业、跨域的复制推广,业务范围不仅仅是在山东省内,还可以在某个行业内。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海尔COSMOPlat赋能了15个行业的IOT生态。COSMOPlat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大环境,也有赖于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对于政府来说,其作用主要是提供更多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帮助企业搭建平台,鼓励企业上平台,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健康有序运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政策、资金、人才等角度提供支持。比如,支持前沿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为新技术的交流创造开放的环境,鼓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深入合作。此外,可以加强在资本领域的引导和推动,让资本力量参与投资,共同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共享平台的发展成果。二是出台并实施扶持平台的优惠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和推动企业去和用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对平台上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让企业通过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落实相关法律,保障平台上企业的数据安全。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和秘密,因此工业数据的安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政府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平台上的企业拥有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解除平台上企业的后顾之忧。

《财经》:看来在为中小企业打造平台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未来,海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什么规划?如何规划工业互联网在海尔板块中的位置?

周云杰:未来,对于用户而言,海尔将进一步丰富衣食住行、健康、护理、医疗等场景生态,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以冰箱延伸出来的食物链生态为例。未来,海尔用户的体验将持续驱动迭代,包括用户的饮食、购买、体脂等交互体验数据信息,将实时并联到食品互联网的所有节点,驱动产品功能、健康方案、美食产品的全流程持续迭代,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场景。

对于企业而言,海尔将进一步深化AI、5G、金融等的融合。借助工业互联网,让互联工厂的各要素制造能力更强,数字化决策更灵活。通过信息自我感知的整个过程,

对于COSMOPlat来说,作为新物种的代表,将迅速发展成为千亿市值的平台,支撑海尔的物联网转型;对外,将赋能更多行业生态,实现各行业生态互联,形成星际生态。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愿景:一是为世界贡献领先的大规模定制模式;二是打造全球物联网生态品牌,成为国家新名片;三是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播种机”。三个愿景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用户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体验。

《财经》:下一步,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被认为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巨大的革命性作用。海尔对此有何打算?

周云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AI和5G将赋能制造业,推动企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但是,技术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对于COSMOPlat来说,创造应用场景是关键,因为现在互联网的终极目标是围绕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

目前,海尔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5个互联工厂。以中德产业园中央水轮机厂为例,通过AI赋能,实现了两个100%产品,100%产品为网器,100%产品为用户定制,位居磁悬浮空调市场第一。同时,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转化,构建从用户订购、智能生产到用户体验迭代的大规模定制模式。

在5G应用层面,作为5G工业应用探索和实践的先行者,海尔COSMOPlat在5G工业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上领先行业,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在2019年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海尔COSMOPlat推出全球首个智能5G大规模定制验证平台,可测试5G在多个工业环境下的未来应用,可实现虚实融合、视频监控、AGV智慧物流、数字产品、机器视觉、数字仿真等30多个工业应用场景的测试实践。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在研究院完成5G网络测试环境部署,汇聚大量工业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输出5G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升级解决方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

《财经》:最后一个问题,回到宏观经济背景。在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海尔这样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实现你的三个美好愿景?

周云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企业正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进的态势,这也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我国企业发展环境同样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迫切需要大企业发挥更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企业领导者要在新时代弘扬民族创业精神,以责任为使命,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发展新路径。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认为中国企业必须从规模扩张向创新生态转型。如何实现转型?物联网的本质是人的互联网,是帮助人们创造物联网时代的最佳体验。

作为企业,“顺应时代”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围绕用户进行创新。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技术创新。企业要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为目标,抓住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同时,这些领先技术必须与用户体验场景相结合,激活新产业,激发新动能。二是组织创新。在企业中,组织的运作模式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效率。物联网正在不断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平台化、分布式的管理运营模式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企业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管理方法,必须探索中国企业组织模式,打开企业封闭的围墙,使企业自身网络化,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第三是工艺创新。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创新空间。本来是靠自己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来创新的。现在应该思考如何借助世界级的资源和大众的力量共同创新,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让用户全程参与,打造一个开放的迭代创新过程。

文| 《财经》记者张燕东《财经智库》研究员薛源

(本文首发于《财经》杂志2020年1月6日)

标签:
  • 名人访谈
  •  
  • 业界访谈
  • 更多栏目最新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生产基地已全部复工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
    中国1-2月经济运行数据16日发布。受疫情影响,工业、投资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备迎接疫后消费反弹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挥5G在抗疫方面的技术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
    高通中国董事长孟朴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
    借助“新基础设施”,5G、数字化、云服务成为新的风口。鹏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亏钱,不要错过良机”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
    "市场是周期性的。"苏世民在他的书中写道,在他的职业生涯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让企业与国内创新链联接更紧密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
    “过去十年,得益于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的巨大变化,为‘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