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达沃斯议程对话开幕当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杰里米尤尔根斯(Jeremy Jurgens)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20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正增长,在全球为数不多的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十年前,没有人能预料到中国会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依然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江瑞杰说,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有约2000名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领导人在线参与了“达沃斯议程”对话。过去一周,对话将讨论各种重要话题,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的前景、全球经济和就业。
姜瑞杰曾经参与并见证了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节点。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姜瑞杰成为世界经济论坛首位驻华代表。在此期间,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在中国举办“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之后,他经常回国。
江瑞杰说,他去过中国50多个城市,去过大部分省份。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变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也可以看到人们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
在他看来,这种变化带来的最大影响,不仅是经济数字化产生的巨大财富和广阔机遇,过去局限于一线城市的知识、服务和产品,在中国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获得。
“我以前从四川坐高铁去邻省。中国大规模的铁路投资也使人们的流动性更加自由。”蒋锐杰说,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是他在中国目睹的最大变化。数字化在中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的政府快速而明智地使用了数字基础设施。”。
谈及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宏观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蒋锐杰指出,对“双周期”存在误解。首先,“双循环”绝对不是“脱钩”。他说,事实上,中国多年来一直强调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减少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同时致力于将经济增长从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转变为更多依赖服务和消费。所以在我看来,“双周期”其实是中国现有经济转型过程和政策的延续。同时,“双周期”更符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需要,可以帮助中国建立更加平衡和健康的经济。
他分析说,中国将加强国内经济部门,同时保持对外经济联系。“两个‘循环’和谐共存,而不是牺牲其中一个去保护另一个‘循环’”。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想,十年前没有人能预料到中国会有如此迅速和成功的发展。”蒋锐杰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仍然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