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分为二看待欧洲低碳之路


近年来,欧洲的低碳发展道路备受关注。欧洲理事会2019年发布《欧洲绿色新政》,提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水平减少50%-55%,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脱钩。

如何看待欧洲的低碳之路?对中国有什么启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采取哪些考虑?近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岳光喜,寻找答案。

从两个角度看欧洲的低碳之路

在加快能源转型和实现低碳发展的努力中,欧洲和中国有着共同的目标。在绿色发展战略中,欧盟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如新能源动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他认为,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方面,欧洲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欧洲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欧洲电网的互联互助,欧洲电力市场的建立,都值得中国深入研究和借鉴,但我们还是要客观看待欧洲的低碳之路。

刘吉臻举例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可再生能源在德国的比重大大增加,但其背后是电价的大幅上涨。

对此,岳光熙院士也认为,欧洲的低碳之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作为洁净煤技术领域的专家,岳光喜表示,欧洲国家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方面尤其值得中国学习,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有效缓解了环境压力。但是,基于国情的差异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中国仍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

“中国人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而不是跟着国际声音走。在碳排放问题上,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岳光西说。

如何在中国打一场攻坚战?

自从双碳目标的决定做出后,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世界上最高的碳排放强度削减,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内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无疑是一场攻坚战。

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能源需求巨大的背景下,意味着更高水平的碳排放。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之间似乎存在矛盾。

刘吉臻说,“要实现双碳的目标,一方面要保证供给,另一方面要变得低碳,两者缺一不可。”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背后的信号是什么?

对此,刘吉臻表示,这既意味着实现能源的绿色转型,也意味着确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两者密不可分。要实现共赢,技术是第一要素,但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

岳光西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决定了碳减排的成效。要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科学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还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低价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甚至鼓吹未来光伏发电将“一毛钱一天”。刘吉臻认为,这种说法非常不现实。显然,目前的经济水平远远不能实现这一博

他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目前,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和充满信心的态度走向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这是第一步。未来,新能源技术有望实现重大突破,产业结构可能会发生质的调整,国民素质也将大幅提升.“综合所有因素,实现2060年中国碳中和的目标。”

“碳加倍的目标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全球规划。双碳包括碳源和碳汇两个方面。只有当它们平衡时,才能实现碳中和。在这样一个大目标中,中国社会的各个单位都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岳光西说。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当更多的国家按下减碳加速键,加入减排名单,这场全球性的低碳运动将有更大的胜算。(完)

作者刘雯雯

标签:
  • 成功经验
  •  
  • 赚钱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生产基地已全部复工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
    中国1-2月经济运行数据16日发布。受疫情影响,工业、投资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备迎接疫后消费反弹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挥5G在抗疫方面的技术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
    高通中国董事长孟朴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
    借助“新基础设施”,5G、数字化、云服务成为新的风口。鹏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亏钱,不要错过良机”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
    "市场是周期性的。"苏世民在他的书中写道,在他的职业生涯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让企业与国内创新链联接更紧密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
    “过去十年,得益于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的巨大变化,为‘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