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雷军: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是智能制造


近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接受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疫情对小米业务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是阶段性的、可控的。过去五年,小米一直在创新、质量、交付上补课。小米80%以上的高管都是内部提拔,不是所谓的“复仇者联盟”。小米目前不会直接涉足商业航天,但会关注卫星互联网,会进行6G相关预研。

记者:在当前形势下,您认为中国制造业应该如何巩固地位,转型升级?

雷军:的确,中国的制造业现在面临很大的挑战。我认为有几个核心策略。第一个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向智能制造。在这一点上,小米在两三年前就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无人工厂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布局和投资。我们内部的智能制造工厂已经在亦庄建成,去年年底开始试运行。二期已经在规划中,而且是完全无人工厂。当然这些工厂都是实验性的,主要是实验设备和生产线。另外,两年前我们还专门募集了120亿元的小米产业基金,投资所有相关的设备厂商。中国制造业未来的方向是智能制造,也就是如何提高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我认为是整个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第二点是向纵深发展,向重要的部分发展,比如芯片、模块、材料。在这个领域,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和德国的制造业升级实践。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有非常先进的设备,非常重要的材料和零件。我觉得中国整个制造业也应该向纵深发展。

记者:你曾经说过,小米这五年一直在“补课”。小米为什么要补课,补了哪些课?

雷军: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是小米成功的关键。后来,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综上所述,虽然我对硬件的复杂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做完之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难。尤其是手机和智能手机,竞争比我10年前想象的还要复杂,所以小米这5年一直在专注于补课。

我们补的三门主课是创新、质量和交付。我们去年在R&D的投资是75亿元,今年可能会超过100亿元。中国有多少民营企业每年在R&D的投资超过100亿元?对于小米这个只有10年历史的公司来说,它前进的速度已经非同寻常。2016年,我们开始在核心器件和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我们在各项核心技术上的进展比预期的要快。

第二个教训是质量。去年最让我骄傲的是,我获得了国家质量奖的单项奖,以奖励我对质量的关注和推动。第三个教训是交付水平。以前我们长期缺货,后来我才知道是我们供应链能力不足。我们以前觉得用户需求太多了。我们称之为“供不应求”,其实是我们的供给能力出了问题。今天你很少听到哪个小米手机需要排长队,因为我们的发货能力一个月能达到1500万台。通过补课,我们的供应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标签:
  • 商界访谈
  •  
  • 成功励志
  • 更多栏目最新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生产基地已全部复工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
    中国1-2月经济运行数据16日发布。受疫情影响,工业、投资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备迎接疫后消费反弹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挥5G在抗疫方面的技术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
    高通中国董事长孟朴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
    借助“新基础设施”,5G、数字化、云服务成为新的风口。鹏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亏钱,不要错过良机”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
    "市场是周期性的。"苏世民在他的书中写道,在他的职业生涯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让企业与国内创新链联接更紧密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
    “过去十年,得益于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的巨大变化,为‘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