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科学播种技术


1. 小心处理种子。提倡使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应该用化学品处理。根部病害严重的地块,可用2%戊唑醇(Rickera)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1%0.15%,或20%三唑酮(Phenin)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15%。种子量;地下害虫较严重的地块,用40%异硫酸乳油加种子量的0.2%拌种;对于病虫害混合的地块,使用上述杀菌剂+杀虫剂的混合液拌种。

2、播种时水分充足。小麦出苗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植时,如果水分适宜,秋收后要及时翻耕整地;对于水分不足的地块,要注意创造水分进行播种。在适宜时期,要把握“宜晚播种,又要创造充足的土壤墒情”的原则,做到水分充足播种,保证一次全部播种。在浇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前10-14天进行浇水,这样不仅有利于秋季作物正常成熟,也为秋播创造良好的水分。如果秋收前来不及浇水,可在秋收后挖沟制造水分,然后耙地整地;或者也可以先耙地、耙地,然后浇水,等到水分适宜时再犁耙地,然后播种。也可以采用先播种后灌水的方法。注意在地表湿度适宜时及时锄地破土出苗。没有浇水条件的旱地麦田,前茬收获后必须及时翻耕,边翻边耙,以保持地下水分。

3.适时播种。温度是决定小麦播期的主要因素。小麦从播种至越冬积温570650以0以上为宜。各地应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示范确定适宜播期。鲁东、鲁中、鲁北地区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鲁西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3日。 10月5日至10月12日,最佳播种期为10月5日至10月10日;山东南部和鲁西南地区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种期为10月7日至12日。若无法在适当时期播种,应注意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播种量与播种期相结合。

4、适当播种。采用精、半精播技术是小麦生产节本增效的关键措施之一,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在当前玉米晚收、小麦适时晚播的情况下,应重点推广半精量播种技术,但要注意播种量不宜过多。在适时播种的情况下,分蘖率低、成穗率低的大穗品种,每亩适宜基苗15万18万株;分蘖率高的中穗、多穗品种,适宜每亩基本苗12万16万株。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应少一些,中产田多一些。晚于适播期播种,每晚播种2天,每亩增加基苗1万2万株。

5、宽幅精播。实施宽幅精量播种,将传统的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改为等行距(22-25厘米)宽播,将传统的密排条播改为宽幅播种。播种宽度(8-10厘米)种子分散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缺苗、起垄、块苗现象。它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播、种子拥挤、争肥、争水、争养、根少、苗弱的生长条件。因此,各地应大力推广宽幅小麦播种机械。有必要在播种机械上安装抑制装置。播种深度为35厘米。播种机行驶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每小时5公里,以保证播种均匀、深度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重播。

6. 播后抑制。从近年来的生产经验来看,小麦播后抑制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各地应采用带有压制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播种时对小麦进行压制。那么,小麦播种后,要用专用的镇压器镇压两次,以提高镇压效果。特别是秸秆还田的地块,播种后必须用抑制剂对小麦进行多次镇压,以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的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方法
  •  
  • 农作物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