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1、危害症状: (1)烂芽:芽鞘受侵染变褐色,然后芽死亡,不能出芽。

(2)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第一叶鞘上的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棕色。严重时,幼苗会因无法抽出新叶而死亡。

(3)花茎腐病:返青拔节后,病斑首先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间灰白色、边缘浅棕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形成云纹状花梗。

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向内扩展至小麦茎部,茎部出现中间灰褐色、边缘黑褐色、末端略尖的近椭圆形“眼斑”。

田间湿度较高时,在病叶鞘内侧和茎上可见蜘蛛状白色菌丝和菌丝缠绕形成的黄棕色菌核。菌核类似油菜籽形状,易掉落地面。

注:小麦茎上的云纹状病斑和菌核是诊断和鉴别纹枯病的典型症状。

(4)倒伏:后期茎部易腐烂、脱落。

(5)枯靴:受害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不产穗,形成“枯靴”。有的虽能抽穗,但结实率低,籽粒干瘪,形成“枯白穗”。

2、防治措施(一)农业措施:植物抗(耐)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A、高产田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 B. 均衡应用N、P、K。避免施用大量氮肥; C、小麦返青期追肥不宜过重,因为苗期追肥很少或不追肥; D、病害严重地块晚播,控制播种量,合理密度种植; E、做好麦田“三沟”配套; F、及时除草,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2)化学防治:种子处理; 化学喷雾防治:小麦翻芽、拔节期,应根据病害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可选药剂有:14%戊菌唑(戊唑醇井冈甲)40毫升每亩、戊菌唑(90%多菌灵+80%戊唑醇)、43%富力草(戊唑醇)12克、30%爱苗(苄基丙环唑)10-15毫升、23%尊宝(三肟菌素?依泊康唑)40毫升、12.5%奥博(依泊康唑)30毫升、24%康满得(噻呋酰胺)20毫升、喷他嗪80(戊唑醇)8克或6%福康(金刚?嘧啶酸) )、30%志良(蛋白?戊唑醇)等,每7-10日防守一次,连续防守2-3次。

重点抓好小麦纹枯病防治要点:

早期预防:今后播种小麦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预防纹枯病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延缓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是返青后及早用药。

三是“智能”喷施:趁露水未干时喷施,可使药液借助露水流向茎基部,保证防治效果。

第四,尽量不要使用雾化机,适当增加用水量。这是提高预防效果的关键。

五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和植物生长外观,在防治纹枯病的同时,添加防治蚜虫或蜘蛛的杀虫剂以及回龙宝等功能性叶面肥,预防病虫害,补充营养,增强抗性。事半功倍的反效果。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技巧
  •  
  • 农作物种植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