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前华北玉米行情难乐观


4月份,受拍卖粮投放抑制的影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弱势,低位徘徊。暂存拍卖已持续三周,累计成交量1697万吨。五一结束的周拍卖量增至800万吨。目前,流入华北地区的拍卖粮食数量逐渐增多,华北地区粮食发运压力加大。华北地区小麦收获还剩一个多月,市场清仓活动正在升温。 5月份华北玉米市场面临多重压力。

拍卖速度比去年更快。 5月拍卖量有所增加。今年4月,临时储存的玉米开始释放,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去年,第一次拍卖一周内推出了500万吨,6月份增加至700万吨。今年4月第一周开始投放量为700万吨,五一后增加至800万吨。今年4月三周共拍卖2083万吨,实际售出1697万吨。去年5月,为期4周的拍卖共1853万吨,售出1586万吨。从上述可以看出,今年和去年的拍前成交十分火爆,但销售节奏较去年更快。今年玉米竞拍步伐加快的原因包括:一是以面积调整、去库存为重点的玉米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要继续推进巩固成果,抑制短期反弹带来的扩大生产冲动。 2、2014年玉米储存时间较长,加快消化,减少老化损失风险,也有利于降低储存成本,减轻资金压力。

近期东北地区玉米暂储情况。截至4月底,2018年暂存玉米已释放2083万吨,成交1697万吨,成交率81.46%,周均成交567万吨。按年份分,2014年释放量为1616万吨,占总量的95%。 2013年和2015年分别交易54万吨和27万吨,数量较小;分省份看,黑龙江909万吨、吉林509万吨、内蒙古171万吨、辽宁108万吨。从成交率来看,近三周暂存玉米成交率分别为89.65%、80.61%、74.04%。成交率连续下降。五一过后,销量将继续增加。随着市场供需缺口逐渐缩小,预计后期成交率有缓慢下滑的可能。

对后期拍卖进度的预测分析,目前处于拍卖初期,市场成交量比较大。 5月份成交量将继续增加。但随着市场玉米供应逐渐充裕,预计拍卖成交率将逐渐下降,后续投放量或将像去年一样减少。去年,暂存拍卖持续5月至10月,共拍卖6个月,总成交量5729万吨,月均成交量954万吨。今年玉米需求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月消费量约1700万吨。 4月首月,连续3周累计释放2083万吨,实际成交1697万吨。后期按每周800万吨计算,每月可释放4周。从交付速度来看,每月交付量可增至3200万吨。按成交率60%-80%计算,月实际成交量20-2500万吨。 2014年玉米库存仍有3953万吨,按照合理的拍卖节奏,预计2014年玉米拍卖将集中在5、6月份。到6月底,2014年老粮预计基本见底,2015年拍卖粮将开始成为主角。考虑到2015年拍卖底价较2014年粮食拍卖上涨50元/吨,预计对市场的影响将有所减轻。

下游厂家采购策略分析:粮食拍卖已持续1个月。拍卖粮食投放量较大,而华北地区剩余粮食不断消化减少,华北地区玉米供应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下游深加工厂和饲料厂对玉米品质要求不同,原料采购策略也存在差异。华北地区深加工厂有玉米淀粉、玉米乙醇等,对玉米品质要求宽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转而购买低价拍卖粮食。潍坊、滨州占东北地区粮食深加工的一半以上。拍卖粮铺货坚挺,厂家采购积极性不高。后期预计维持10-15天的安全库存,以按需采购为主。华北地区饲料厂主要生产家禽饲料和猪饲料,对玉米品质要求严格。他们主要偏好从华北、东北采购新粮,对粮食拍卖有抵触情绪,因为脂肪酸等指标过高影响饲料质量。饲料厂采购策略是积极采购新储备粮,包括增加远期合同订单。山东地区主流库存已增至15-20天,部分大厂库存已建立2个月,对后期优质粮形成价格支撑。

综上所述,5月份华北玉米面临拍卖量增加和小麦收获前当地仓库清仓的双重压力。麦收前华北玉米价格走势偏弱。但下游厂家的采购情况却有所不同。深加工主要收购拍卖粮和普通粮,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低端价格可能接近0.90元/斤。饲料厂采购优质新粮为主,预计降幅有限。根据目前的拍卖进度,预计到6月底,粮食拍卖将逐步过渡到2015年,这将减轻市场的压力。另外,小麦收割也将基本结束。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方法
  •  
  • 学习农作物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