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的主要栽培措施


1、优质菌管的培育优质菌管的培育是高产优质的基础,成品率是决定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 2、选择最佳接种季节。长江以南各省多选择2-4月份接种,高海拔地区和北方的接种季节在2-3月份较好。低海拔地区在3-4月份接种疫苗。此时接种的产量高。过夏后,10月陆续出菇。菌丝经过长时间的生长,菌丝会完全分解培养物,积累更多的养分,出菇整齐,花型好。 3、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目前,花菇品种的选择众说纷纭,较常用的有135和241-4-135。由福建省三明菌业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菌种驯化而成。属低温型菌株,出菇适温8-17,袋栽菌龄160-200天,较适宜出菇。花形好,产量高,出菇比例大。 241-4是浙江省清远县食用菌研究所从241驯化而来的低温菌种,是目前袋栽菇中产量最高的菌种。但香菇所占比例低于135。另外,939、901、9015、首华6号、首华8号等不同编号的菌种也被各地使用。在菌种选择上,要求纯正、强壮、适龄,堆肥水份要适宜、块状。 4、选择合理的配方:木屑77%,麸皮20%,石膏粉2%,白糖1%。但木屑要选用适合香菇生长的阔叶树种,颗粒要粗一些,堆肥的含水率要高达60%62%。菌管需严密包装,以15厘米55厘米的菌袋内装入湿料21.1公斤为宜。 5、做好菌种的接种培养和越夏工作。建议用接种盒接种,每管一侧接种34个点。并用石蜡或胶带封口,井字形堆叠8-10层,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0-22,保持10-15天,使菌体尽快恢复进食尽可能。当菌丝喂料生长直径达到8-10厘米时,用铁钉对封蜡进行第一次穿刺通风,进行第一次翻堆。待菌丝长满袋后,可用铁钉进行第二次穿孔(全身40个穿孔),穿孔深度为0.51.5厘米。以后可酌情进行一两次穿刺,使穿孔总数达到6080个。穿孔通风的目的是提高通风率,使堆肥完全分解,以免菌袋突出过多,黄水分泌过多,使菌皮过厚影响出菇,或造成菌管局部腐烂。越夏期间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温降湿,特别是穿孔后,要防止菌体高温灼伤,菌管污染腐烂。 3、蘑菇养殖场的选择和蘑菇棚的建设蘑菇养殖场应选择通风、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污染源少的田地。用毛竹或木棍作支撑或柱子,高1.8-2.2米,宽0.9-1米,4-6层,每层间距30-40厘米,每层之间留60-70厘米的空间两张床。过道是拱形的,上面贴着一层膜,膜四处悬挂,可以上下移动。顶层及四周要用茅草或稻草遮荫,宜用5阳5阴。 4、花菇的栽培当当地气温降至18-20,菇筒龄达到160天以上时,可将菇筒平放在架子上(不脱袋)供采菇生产管理,并掌握以下措施为佳。 1、加大温差刺激菌管白天上架并盖上薄膜,使棚内温度达到23。夜间揭开围膜降温,使昼夜温差可达8以上。连续4至5天,刺激原基形态的生长。但白天盖膜时,要防止高温(25以上)引起灼烧细菌。 2、及时剪去膜孔,去掉无用的菇蕾。当菇蕾长到1-1.5厘米大时,及时用刀片将菇袋的薄膜在菇蕾周围切成3/4圈,使菇蕾正常生长。剪膜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菇芽未分化,完全易干枯冻死或形成钉甲。太晚容易造成畸形。一批菇每袋应留5-8朵花,多余的、畸形的菇蕾要及时连根拔除,坏的留好,这样才能达到优质。子实体生长期间,应揭去周围的薄膜,增加通风量,降低菇棚湿度,使菇皮裂开,形成花菇。雾雨天气要盖薄膜,防止潮湿空气进入菇棚。霜季后半段应覆盖薄膜,防止原基冻死。管理期间主要是协调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强度等因素。

3、适时采收,及时注水催菇。菌丝网未破时,应及时采收,及时送保鲜厂保鲜或脱水烘干。用注水器注水催菇,催菇后继续上架管理,以促进再次形成花菇。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