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菌种市场的问题及建议


一、菌种自主知识产权问题

现在大量栽培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黑木耳金针菇等,其中黑木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针菇优良品种,还有是同类品种中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香菇、平菇等主要栽培品种也大多来自国外。原因:

无状态输入。育种首先需要具有广泛遗传背景的原料和育种材料。但我国多年未投入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采集与分析,导致种质资源短缺,现有资源无财力进行种质传承。分析,利用难度大,优质品种选育难度大。日本鸟取蘑菇研究所在香菇的自然发生季节派出整个研究所到山上采集野生物种。多年来,收集并保存了大量野生香菇育种材料,为日本香菇育种提供了更广阔的遗传背景,使日本的香菇育种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的食用菌育种研究,农业部仅在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就投入科研经费近50万元,分给了4个科研单位。每个家庭每年的资助不足1万元。事物。目前,在生产中广泛推广的品种,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少部分是地方和科研单位科技开发收入支持的结果,但品种水平不高。品种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性爱不够。资金不足,难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多年来,国家科技部门没有任何关于食用菌育种和遗传学的研究项目,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几乎是空白。

政策问题。国家没有投资,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没有激励政策。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年出口创汇500-6亿美元。育种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筹资金,既没有业务费用,也没有项目或项目资金保障,无法开展基本的养殖工作以求生存,养殖水平难以提升。即使没有对育成品种有利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措施,培育一个品种也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每个品系的价格也只有几十元。起个新名字,做大量广告,会严重影响育种者真正优良品种的销售,育种成本回收很慢,甚至无法收回成本。这严重影响和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结果导致以下菌株质量问题。

2、菌种质量问题

品种差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不强,造成栽培效果差,效益降低。

同音异名、同音异名泛滥,性状不明,品种混乱,造成栽培损失。

老化、退化、劣质菌种流入生产。由于缺乏菌种质量标记和检测技术研究,无从监控,使菇农利益得不到保障,菌种在产区不断被起诉,甚至成为不稳定因素。

3.应变管理问题

虽然中央已经明确农业部负责全国食用菌品种,但由于20多年来农业、供销、轻工、科委、外贸等多重管理,很难统一管理菌株。 1996年农业部发布行业法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暂行)》,但除福建、浙江、河南等主产区的主产县外,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尚未实施,大部分菌种场有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无合格技术人员,设备简陋,手工作坊生产,菌种质量难以保证。为配合《种子法》的实施,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提高菌种品质,保障食用菌农户利益,农业部种植司近日制定起草了010- 3万,正在各省征求意见,预计年底前落实。

4. 建议。

加大科技基础工作投入,重点开展野生种质资源采集分析、品系品质及其标记和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可用的优质育种材料,培育优良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生产用菌种进行有效监管,确保生产用菌种质量。

加大菌种高技术产业化投入,建立国家级或省级标准化、产业化菌种场,提高菌种质量,引导优质菌种使用。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菌种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菌种质量。

标签:
  • 菌种选育方法
  •  
  • 快速菌种选育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