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松蔸生产茯苓的经验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与菌核一起入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茯苓是用得最多的中药配伍。但过去栽培茯苓,采用的是传统的“柔印”栽培法,即以均匀的小茯苓为种子,用松木栽培,称为“蒲胶”。在松木上种植茯苓,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很大,而且由于形成不稳定,100公斤松木只能产出3至6公斤新鲜茯苓,有时甚至会失败。 1994年以来,新邵县新港玉竹开发有限公司推广“纯菌种”栽培法,即以菌丝体为种子,称为菌种引种法,以松叶、松尾、松枝为原料成功培育茯苓。提高了茯苓的产量,提高了松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经生产实践证明,每100公斤松木可产鲜茯苓7.5-27.5公斤,直径40-50以上的松木可产鲜茯苓30-50公斤。公斤,有的高达100-2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灵场的选择应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沙质土壤。坡度15-20,以荒坡最佳。材料配制方法是选用新鲜未腐烂的松树灌木、松尾和砍松树干后留下的松枝作为栽培茯苓的堆肥。备料时间选择在当年冬至和次年清明前后,最迟不能超过谷雨节。先清除现场树桩周围的杂草、小杂树和腐殖质层,剪去树桩上部粗糙的树皮,保留韧皮,然后在树根周围挖开,露出根部.根部距土层17.023.3厘米,0.71米处剪断,剪距约23.333.3厘米。主根不剪,每根留46根左右,每根剪掉。隔年砍伐的松树或松树,如果表皮已经腐烂,必须将腐烂的部分剪掉。松枝、松尾剪成1.2-1.5米长,剥皮留筋,堆成井形。介绍备材:备料时,选用小仔松或松尾,剥去粗皮,切成20厘米长,对半劈开,晒干备用,不可发霉。清理场地,不管是坑坑洼洼还是普通地窖,都要清除场地杂草和小树根,地要深挖,泥土要碾碎,土要疏松细碎,便于通风、排水、保湿。周边地区必须挖好天沟。白蚁的防治白蚁是茯苓生产的大敌。要提前预防,经常检查,才能达到防控的效果。准备场地时可在场地上撒些干粉、柴油、煤油、河沙等,挖场地时翻到地底下,可驱走场地内的白蚁,也可防止场地外的白蚁进入网站;在灵场周围挖一些防蚁沟,在沟内放一些腐木或腐烂的物质,加糖水引诱白蚁进入沟内,然后涂上白蚁药,使之中毒、互相感染而死。必须经常检查。发现白蚁时,应立即使用杀虫剂将其消灭。适时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平均气温达到15以上时最早可播种,最迟不能超过7月底。晴天栽植:栽植时,先选好栽树地点开一个新口,将铅木放在靠近栽植地的地底,将木条木耳粘在树壳上和树根,然后把铅木压紧,然后盖上一些松针,再盖上泥土。最好选择一个树桩的34处栽植(播种量按直径1723.3厘米的松树桩栽500克株计算)。普通地窖种植,材料加工和备料时间与普通地窖相同,按松材粗细和材料分开。定植前3天,检查灵场内是否有白蚁。如有白蚁,立即喷药,将白蚁杀死,再将松木移入灵场。地窖宜沿坡开挖,宜深宜浅。根据菌料大小开窖,窖距40-50厘米。先在菌材一端顶端的接种部位新开一个开口,选择坡顶的种植部位,并排放置23根试管,用引物填满空隙,然后把菌种靠近新开的口子,然后用铅木盖住,再用土盖住种植的地方。一般下层放23根管或束,上层放12根管或束。每坑种子量为500克。

种植后管理种植后要经常检查,经常管理,主要检查有无病菌和白蚁危害,以及土层的干湿情况。种植后7天,经常检查细菌和干燥度。在第一次检查中,清除种植地点的土壤。菌丝呈白色蓬松状,菌丝上有水滴,延伸到菌材上,说明菌材和土壤过于潮湿。应去除部分土壤。在阳光下晒1 至2 天可促进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并提高温度和通风。如果菌丝发芽弱,播种的地方过于干燥,说明干湿度达不到,需要加厚土层,增加湿度,促进良好的生长。检查时发现菌种不能成活或被污染,应及时取出腐坏菌种,清除土壤暴晒,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另选地点开新穴补植。补植后每隔710天检查一次补植是否成活,然后经常检查菌丝生长情况。根据菌丝传播的快慢进行土壤耕作,一定要管理好茯苓菌丝的生长阶段,要向上引窖。定植后50-60天,取出窖底进行检查。可见菌丝已蔓延至头部,部分菌丝已长入松木内部,松木表面有褐色条状菌丝,证明茯苓生长发育椰子菌丝体。普通的。引种期的管理关系到整个茯苓生长的成败。在常温常湿条件下,播种后60-70天,菌丝开始形成椰树。此时表土出现一些裂纹,说明茯苓已经正常形成和生长。此时茯苓长势极快,应及时盖土,防止出现裂缝、结块,防止茯苓长出土表,腐烂表皮,影响产量。成苗后要经常松土。松土时注意不要伤及茯苓与木材的结合部,以免破坏营养带,影响茯苓的正常生长。只能疏松地窖底部的泥土。土壤质量是提高茯苓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茯苓播种后及时采收,在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后67个月,一般1011个月,茯苓陆续成熟。此时窖面不再出现裂纹,去除土层检查菌核表皮无新的白色裂纹。表皮褐色,松木由蛋黄色变为棕红色。收成。因为幼苗是早晚形成的,必须分批次成熟采收。采收第一、二批茯苓时,菌材不要翻动。采收时要细心细挖,商品茯苓不挖,未成熟的茯苓不挖,以免影响下一批的产量和品质。厚度在4050厘米以上的树桩可连续采收2年。 (来源:《北京农业》 作者:李群)

上一篇:秋菇管理技术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案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