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农药


提到农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有毒”这个相关词,并将其视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元凶。我国现在使用的农药有哪些?未来我国农药发展的热点趋势有哪些?对此,农民报记者王腾飞和见习记者闫旭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作为从事农药研发和植保工作30余年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专家,宋院士对农药优缺点的分析、创新思维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见解是客观的,科学,有启发性,颇有启发意义。

公众对农药有太多误解

近年来,由于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药经常被“妖魔化”。对此,宋宝安院士表示,农药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人们“农药有毒”的印象未必是真的。

“实际上,农药的毒性远低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化学品。”宋宝安告诉记者,我们对农药的误解太多了。事实上,很多癌症都是由食物中的天然毒素引起的,比如黄曲霉毒素会导致肝脏肿瘤、肝硬化等,农药并不是致癌的主要因素。

“没有杀虫剂,粮食安全就无从谈起。”宋宝安说,目前已知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2300多种。这些农作物病虫害和杂草严重危害农业生产,每年造成严重的减产。 19世纪的爱尔兰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减少了近1/4,饥荒主要是由于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农作物歉收。 “如果不把杀虫剂作为武器,人类将在与害虫争夺食物的战斗中输掉。如果不使用杀虫剂,粮食供应将进一步紧张,”他说。

除农作物病虫害外,卫生害虫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如蟑螂、蚊虫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可引起食物中毒,传播肝炎、肺结核、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我们必须清楚,如果没有农药,就会造成‘混乱’。能够保护人类健康的不仅仅是药物。从源头或传播媒介上消除‘病原体’是重要的之一意味着确保人们远离疾病,而农药一直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宋宝安指出。

近年来,随着高毒高危农药陆续被禁用和限用,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高毒农药比例仅为2%。宋宝安说,不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我国还陆续创制了一批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新品种、新制剂,对农业病害防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害虫和杂草。同时,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的实施,大力推进农药减量管控和绿色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结果。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更加关注农药使用对环境、生态和使用者暴露的风险,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更加严格,质量安全农产品也更有保障。

科学应用,可以扬长避短

农药不仅是人们保护作物生长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帮手,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何规避弊端、降低风险,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成为关键。

对于农药,宋宝安总结出十六字格言:“正确认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科学发展”。一是新修订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改革了农药管理制度,使农药登记更加严格,使用更加安全,加强了农业部门的监管手段和对违法行为的惩处,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其次,宋宝安建议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战略层面,树立以“生态为根、农学为基础、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植保新理念,确立“以作物健康为主要防治措施,变传统被动防治为主动作物防御新战略。政策层面,制定推广应用绿色防治技术的激励政策,大胆探索基于作物健康全过程、区域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政策,跳出过去“单病单虫”的局面控制政策。在研发层面,开展科研、生产、推广等多行业协同,建立覆盖农药企业、大专院校、植保推广应用部门的大型协同创新联盟,开发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绿色农药、生态农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加快绿色防控投入品推广应用。在技术层面,建立以农艺、生物或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维护可持续的作物农田生态系统。

“总之,加大绿色生态农药、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信息素产品、免疫激活剂、高效绿色新农药新剂型的创制和开发,必须遵循清洁技术原则,绿色技术、生态技术。生态友好之路。加强天敌大规模人工繁放和天敌控制技术研究,发展绿色精准施药技术、高效施药技术和飞防植保技术,建立以作物健康为核心的植保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完善统防联治机制,加强绿色农药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既要满足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刚需,减排,也符合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品质农业、绿色农业的需要。”宋宝安解释道。

宋院士还强调了加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科普是让大众了解和了解农药的关键。一方面,使用农药的人对农药不了解,导致对农药的施用方法、施用时期、施用剂量、施用安全间隔等掌握不准确,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药害和中毒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公众对农药不了解,导致谈“药”时色变。建议在大中小学开展农药科普讲座,出版通俗易懂的农药科普手册和海报,加强媒体正面宣传和科学引导,加强农药合理使用相关培训。为基层农药使用者。总之,希望全社会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治害,积极探索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聚焦前沿科技,强化绿色创新

农药虽小,但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农业以绿色农业、优质农业为发展目标。在化肥农药“双减”政策下,我国农药行业未来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宋宝安认为,

行业的热点趋势主要集中在:

    环保核查,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施用的监管力度,通过“新门槛”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农药集中配送,从源头规范市场;“试水”电子商务,实现企业网络化、信息化;农药管理新政策,统一农药生产管理、严查市场、严管使用;作物解决方案,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向整体的技术服务转移,强调作物健康为目标的全程解决方案;大力推广生态农药,以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是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和行业结构;农药管理,引领企业向诚信、创新、合作方向发展。

    而在农药创制上,宋院士指出,国家“十三五”期间农药绿色创新重点包括了加强品种绿色工艺创新研究,节本清洁,增强竞争力;加强骨干品种绿色制剂创新研究,减少生态环境风险;推动专利过期品种国产化进程,为替代提供当家品种;加快免疫诱抗、性诱剂及调节剂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研发,推动生态调控;研发高工效农药和航空新型制剂,加强药种肥一体化进程,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精准化率及省力化;推进绿色农药全程植保技术和体系建设,为以区域和作物健康为代表的重大病虫害防控提供全程免疫解决方案。

    对于“十四五”期间的农药创新,宋院士认为,根据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针对制约我国绿色农药创制与产业化的关键问题,通过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产品创制、产业化四类关键问题的整合和联合创新,并在绿色药物新靶标和分子设计、生物农药合成生物学、RNAi新农药创制等重大产品创制与产业化等前沿核心技术进行突破。力争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重磅炸弹”级新产品,建立其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农业应用技术,同时,培养一批农药创新领域的领军性人才和一批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采访间,宋宝安特别看好RNAi农药,将其誉为“农业上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他介绍说,RNAi农药兴起于近两年,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解决途径。利用RNAi农药干扰技术,可阻止害虫或病菌进行相关蛋白质的翻译及合成,切断其信息传递,在基因层面上杀死害虫和病菌,从而帮助人类进行作物害虫、病菌以及杂草的杀灭。

    “我们还应结合当今国际新农药创制研究的趋势和特点。比如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与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目前,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新农药创制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创制效率。最后,多学科发展的推进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世界农药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经成为新一轮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宋院士的眼中闪着亮光。

    来源:农民日报

 

标签:
  • 学习菌害防治
  •  
  • 菌害防治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