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与对策


2013年鲜菇市场价格震荡剧烈,持续走低。从2012年至今已近半年低于生产成本线,笔者试图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一、从数据看问题1、江苏某企业近两年杏鲍菇出厂价格对比

两年江苏杏鲍菇出厂价格对比(元/公斤)

从江苏某企业的实际销售价格来看,截至2013年10月底,只有三三个月超过去年同期销售价格,其余7个月均低于去年同期销售价格年,公司投诉。更令人担忧的是,每公斤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72.38%。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合理盈利时代正在逐渐消失,进入微利甚至亏损时代。在同一地区的众多国内杏鲍菇企业中,算是优质的大型企业,落入如此境地,别说其他中小企业,只能在亏损中苦苦挣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数据也证明,工厂生产的杏鲍菇销售价格“王小二年年不如年年”。杏鲍菇如此,金针菇的市场行情就更惨了。 2、江苏某企业近两年杏鲍菇出厂价格对比

从以上两张表格可以看出,2013年金针菇和杏鲍菇的价格比较接近,仅为去年同期均价的78%。事实上,表格中的数据只是批发市场的价格。扣除运输成本和经销商利润,剩下的厂家不多了。基本上,他们已经在成本线以下五个多月了。损失。一些企业向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贷款,扣除利息,实际上是负债,加上管理不善,经营压力大。管理不善的企业即将倒闭、转让、出售,倒闭的企业层出不穷。这样的困难企业既有国内企业,也有知名的老台资企业。也有一些公司只需要按年折旧计算租金成本,但至今无人接手。投资食用菌工厂的热情从去年的狂热骤然降到冰点,严重影响了上游食用菌产业链。今年除棉籽壳因棉花大田种植减少导致价格暴涨外,其他原料大体平衡,但成交量仅为去年的50%。受上半年产业化食用菌市场低迷影响,配套产业化食用菌企业的供应商订单锐减,企业员工闲置。

2、非产业化品种逐渐向香菇靠拢:目前有“清远香菇”、“随州香菇”、“西施香菇”、“平泉香菇”四个地理标志产区,形成了四大香菇集散地,交易量占全国总交易量的80%。 2012年国内香菇产量约23亿支,产量180万吨。干鲜蘑菇比例约为3:7,干品12万吨,鲜品54万吨。鲜菇消费比重逐年上升,产值达100亿元。但这是以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种植专用林应该提上日程。浙江省丽水地区产香菇4亿支。福建已从香菇大省跌至垫底。但是,福建已经形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省。福州的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第三。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山东齐禾生物借鉴韩国种植香菇的经验,专门生产香菇棒出口韩国,占韩国进口量的50%。奇迹。在阔叶树资源不断受到限制的今天,用粉碎的老果树制作木耳棒,解决了环保与木耳产业生产的矛盾,堪称创举。不仅如此,苏社长还计划在800亩土地上建设韩式双层香菇温室。采用货架式栽培方式,集中供暖。 2013年9月开工建设,在所有食用菌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过程中,只有优质香菇的价格在上涨。近期,国内不少企业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试验,希望能有大的突破,尝试开发中国工厂化香菇设施的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黑木耳,这种只能在北方出产的黑木耳,如今在南方得到了广泛推广。南北气候条件不同,栽培方式也不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华北东宁黑木耳吊挂栽培取得成功,沉阳三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规模推广吊挂栽培,令我们眼前一亮.该模式解决了占用耕地、减轻劳动强度、使木耳变干等问题。湿润的栽培环境得到有效控制。依我之见,只要适当改造外棚,这种占地少、投资少的高效栽培模式,或许能很好地运用在多种菌类上,成为带动共同富裕的好手段在农村。大部分菌类价格继续下降,只有优质香菇价格上涨,全国黑木耳价格高位震荡。最大的原因是传统菌类深入人心。老百姓熟知的商品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3、鲜菇降价从何而来? 1、厂家过多,市场难以消化大幅上涨。 2012年鲜菇市场低迷后,低价促使人们消费,鲜菇意识有所提升。消费市场在缓慢扩张,但扩张速度难以消化厂商数量的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在这种低迷的市场行情下,一些机械化程度高、管理完善、产量高、质量好的杏鲍菇企业仍在增资扩产,试图通过扩大规模来抢占市场份额。受2012年杏鲍菇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刺激,2013年许多原本从事金针菇的企业转而种植杏鲍菇。但是,经过一年的生产验证,效益很低。一开始,很多转型都是迫于资金压力,简单粗暴。他们不明白,每一种木耳都有一定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设备标准,所以最好不要改变。新的金针菇生产企业不断涌现。 2013年仅福建、上海两地金针菇企业增产270吨。近日,6家新金针菇企业分别从日本、韩国采购技术和设备,蓄势待发。在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也是孤注一掷。大公司正在努力淘汰中小型公司并称霸世界。这很难,很难,很难。新鲜的蘑菇不是电视机,而是新鲜的产品。它们的保质期很短,只需要两三天就可以储存多达数千箱。质量每天都在下降,所以他们不得不竞相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就掉货。金针菇的销售市场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日本长野县有一两千家食用菌企业,有家庭作坊,但没有被清理干净,还好好地生存着。在星河现状的影响下,即将实现“IPO梦”的企业前路艰难。的企业撤回了申请,目前还没有企业进入辅导期。路漫漫其修远兮

遥遥无期,验证了三年前我所写的《上市梦》的担忧。    2. 消费环境变化    “八项规定”一声令下,会议量迅速萎缩,上万家演出公司立马关门一大半,高端餐饮业萧条,逼使向中低端饮食业靠近,鲜菇属于高端蔬菜,自然受到不少冲击,需求量锐减,牵连到大部分鲜菇价格向下滑。不仅对鲜菇市场,几乎对高端农户产品都产生影响,其冲击力大于鲜菇,但对今后消费市场起积极引导作用。大经济环境缓慢改观,百姓年可支配收入增加放慢,也影响消费动力。

四、新机械不断研制出来,机械稳定性逐步得到提高1. 木腐生菌类:    十分可喜的是今年袋式接种机问世,破解袋式栽培瓶颈。    1)连云港国鑫企业、开发出适合塑料袋的固体、液体、枝条菌种接种机;开发出防污染不间断连续发酵液体机;“V”型双孢蘑菇菌种机,旋转混合型(用于蘑菇麦粒 菌种制作),该产品将发运到新疆建设兵团; 开发出电脑程序控制全自动灭菌出锅系统,出口到印度。 开发出防酸败搅拌机,防止搅拌过程培养料酸化,灭菌更彻底 。    2)兴宝机械经过20年的拼搏,最近转向深度开发适合袋式栽培的菌类机械设备,现在也开发出塑料袋枝条原型机。    这两家企业都在追赶瓶式栽培速度,这将给袋式栽培企业带来新的春天。瓶式栽培与袋式栽培,那种栽培模式那种更适合中国近十年的国情,寻找出具有中国特色,有持久效益的栽培模式,很值得探讨。提高袋式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水平将对瓶式栽培销售带来一定冲击。    3)龙泉菇耳开发出日生产3万包香菇、黑木耳菌棒生产线,在一些企业运行,比冲压式微孔破损率低的很多,得到好评。    4) 国内浙江、福建两家企业,仿照韩国,开发出可移动床架面“S”形栽培架,使所有的栽培瓶在出菇房内都能够获得充分均匀通风。移动速度可调整,设定程序,24小时自行运转。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员工只需要坐着就能够完成采收工作,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这种床架移动模式,二十年后将大有用武之地。谢谢先行先觉者开创者。    5)最近上海昌高企业,引进日本设备与技术,在金针菇瓶式栽培上得到应用。产品不称重栽培模式,8吨产量只需要28人。减少员工是今后大型企业所应考虑的方向。全自动化包装、装箱机是引进消化吸收的时候了,解决当前困扰大型企业包装用工量过多问题。理念更新,就能够最直接产生效益。    6)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研制成功V2.0菇房环境控制系统功能:(1)菇房温、湿度和二氧化碳的实时检测;(2)菇房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自动化控制;(3)菇房运行情况的远程监控,菇房运行异常情况的报警,如运行电流过高等报警;  (4)数据的采集与储存;(5)栽培品种改变,可修改程序。采用间歇式加湿模式,准确控制,不会因菇房湿度过饱和引起的各种问题。探头不易因高湿度环境而损坏;探头和电子元件不因高湿环境而损坏,寿命长;但成本较高,不为低价就是硬道理所绑架,价格适中。    草腐生菌类:    1)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占地1200亩,总投资12亿人民币。拥有31条发酵隧道及144栋空调种植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孢菇工厂化项目。    公司全套引进欧洲三次发酵设备工艺以及美国菌种和保鲜技术。实现从菌种、堆料、栽培、保鲜、深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覆盖。年产4.5万吨双孢菇,1万吨速冻蘑菇以及1.5万吨罐头等深加工产品。    讨论:正式投产后,鲜菇产品将会辐射到经济发达北京、上海经济三角区域,统领当地蘑菇市场。由于蘑菇褐变,还是难题,也许在距离比较远的地区发展杏鲍菇废料再利用种植双孢蘑菇还有生产的空间。国内鲜蘑菇总量达到9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罐头产品。长江流域传统栽培模式将逐渐退出蘑菇市场。    2)浙江清风制冷在如意情、西充两家大型金针菇企业制冷上得到应用。今年,是国内第一家到欧洲蘑菇节上参加展览的企业,敢于产品亮相,实在不简单。他们回国后短短几个月,就开发出适合双孢蘑菇栽培空调工况的主机,我真诚希望清风制冷也能够在中国双孢蘑菇栽培上有所建树。    3)荷兰Chrisitaens Group(科瑞斯蒂安集团)是欧洲著名双孢蘑菇机械企业,中国分公司成立了。本着欧洲标准,“中国制造的理念,致力于提供双孢蘑菇全套设备、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的“交钥匙”工程的企业。不用再支付额外的40%左右的运费、关税及增值税。                               

五、数字食用菌创造效益    现在国内大部分企业举步艰难,除了市场因素之外,不少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只口头上认识到企业管理决定效益,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有以管理工业的视角来看待农业工厂化生产。    1)北京朵朵鲜,将管理做到极致。每一菌包打包的重量都经过称重,同步性比较好,出菇整齐比较一致。将杏鲍菇栽培全过程每一节点,细化,并转化成数字,依靠数字进行管理。这些数据是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收集,采集,分析比较建立数据库,依靠数据管理。企业运行基础,是建立在环境卫生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上。    2)江苏绿雅,日产数十吨杏鲍菇。企业有990间菇房,食用菌行业的“故宫”,厂家生产竟然条条有序,地面干净之极,超出想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六、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共同致富   1)福建古田:福建古田食用菌行业无人不晓。他们又向前跨进一大步。菌包中心雏形形成:全县原来数百只耗能分散土式灭菌灶淘汰掉,出现52个专业菌棒灭菌、烘烤中心。将最难,最繁重工作全部由厂家完成。每一香菇或者银耳菌棒收费0.22元(搅拌、灭菌、送到农户接种室),接种,管理由农户自行完成。每菌棒企业仅获利3分钱。银耳烘干每市斤厂家收取费用0.25元,出现双赢的局面,值的得各地仿效。这种社会分工的细化,将给我国非工厂化栽培多品种,提供提升的途径。    2)山东惠德公司:公司、农户捆绑一起:是全国规模最大袋式栽培金针菇企业(日打包量7万包),2008年投产,年袋平均产量稳定在400克。在全国袋式栽培纷纷退出市场之时,该企业依然不动。其核心在于:公司分成三大分公司,菌包生产中心,栽培中心(目前的菌包日产量为7万包,有30个小菇房,小老板。小老板承包制,自行组织员工)、销售中心。全年一个协商价格。诚信基础上,各自核算,相互协调,共同致富。二年来产量、质量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小老板个个喜笑颜开,这是食用菌行业创造双赢的创举。惠德成功另一理念:将企业环境卫生当成企业生命线看待,才有企业蒸蒸日上。

七、产业链延伸    1)杏鲍菇废料栽培三次生物再转化。漳州小企业杏鲍菇为什么艰难生存下来,,当地有种植双孢蘑菇的历史,完善产前,产后服务链条。杏鲍菇栽培后延伸了产业链条,将杏鲍菇废料种植草菇,草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再成有机肥回归自然,每一废包销售价格高达0.25元左右,所以在杏鲍菇发源地漳州小企业,还有生存机会。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杏鲍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季节性生产的,而工厂化生产蘑菇是依靠制冷设备进行环境控制,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氨臭、失水、相适应管理模式等等。一旦开发成功,就会焕发出商机。    2)面对如此低迷市场状态,产品过于雷同,不少厂家开始进行初加工的尝试。如,浙江百兴菇业《香菇酱》、《馋嘴菇》出现在中高端市场,远销欧洲。初加工不失一项扩大销路有效途径之一。如何代替小部分“斜桥”榨菜,成为家喻户晓的食用菌早餐食品,延长产业链了,但还有很长路要走。

八、适度规模,形成区域品牌    适度规模,建立区域品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稳定压倒一切。在今年行情窘困下,某袋式栽培企业使用传统方式生产,仅一年多年就回收投资,稳定生产6年了,任凭风吹雨打,依然盈利,核心是:有地理优势,长期培养并建立区域品牌优势,销售区域直径200公里,有自己的营销对象、手段,销售费用极低廉,有当地人文环境,但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管理的精致化,优质、高产,才能够做到钱到发货,零库存。(福建农林大学  黄毅)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技巧
  •  
  • 食用菌种植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