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人工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材料准备:茯苓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根系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分解吸收养分和水分。茯苓选用松树作为生材。为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乔木栽培两种方法。 (1)节材准备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剪枝条,剥皮留筋。具体留多少根筋要看树的大小。树皮交替纵切(不切、不铲的称为筋),每条46厘米宽,剥皮留筋后,将全株放在山上晒干。半个月后,将木头锯成80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就地向阳处折成“井”字形。敲击时有清脆的声音,两端无松香分泌物时即可使用。 (2) 以树桩为材料。秋冬季砍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剪掉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挖深40-50厘米,将树桩和树根露出土壤,然后用铲子铲掉松树。在树桩上部4-6个方向剥皮,留4-6条宽约3-6厘米的未铲筋(又称引丝)。树桩下粗壮的树根也可以用来种茯苓,每根铲掉树皮3次,留下3根引线。留根11.5厘米长,过长剪掉,使灌木充分曝晒至完全干透。晒干后可用草盖住树桩,防止雨水淋湿。挖窑场地的选择(一)选址宜选择向阳坡、排水良好,土质深厚疏松的砂质土(含砂量60%70%)。不宜使用粘土和透气性差的土壤。最好选择生的贫瘠土壤或已经放过3年以上的农田;已经种过茯苓的地块要放5到10年才能再种。 (2)开窑开窑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进行。先清除场地上的草根、杂树、石头等杂物,然后根据准备准备的木材的大小、长短挖窑。窑体形状为长方形(长度视水段长短而定)。开挖深度20-30厘米,宽度30-50厘米。开挖的土壤也应保持清洁。沿山坡两侧挖有沟渠,便于排水。如果坡度较陡,可在被子顶上筑坝挡水。 (3)下窑下窑接种时间为春分前后至清明。下窑应选在连续晴天,土质稍湿润的时候,根据窑的大小来搭配干木段。一般每窑有2段或2段以上。细料要垫得与大料一样高,两段的树皮要紧贴,使铲(剥)树皮成“V”字形,以利于接种。在重量方面,每窑2段木的重量在15公斤左右,最低不应低于10公斤。 (4)用于栽培茯苓的苗木历来使用菌核组织,俗称“柔银”;捣成糊状下种,谓之“浆印”;端木接种“柔印” 菌丝长满后,挖出锯成小段播种,称为“木印”。用“肉印”和“浆印”栽窑需用茯苓0.2-0.5公斤。种子用量大,不经济;确保。一般采用纯菌种接种,既可获得高产又可节省大量商品茯苓,是推广应用的最佳方法。菌株用小松木块(长、宽、厚1.2cm*0.2cm*1.0cm)装瓶灭菌,加入适量培养基。与茯苓原种连接后,生机勃勃的乳白色菌丝体,大面积作为茯苓的接种菌。 (5)接种时,用锋利的小刀在两段木板的上半部分切出一个15cm*10cm的新口,然后用消过毒的镊子或镊子将瓶内菌体(松土用菌丝体)块)平放在两段木头之间的新开口处,盖上松片或松叶,再放一块木头在上面(如果两段水的重量超过20公斤,不放第三节木),覆土1015厘米,整个窑面呈龟背状。每个窑炉需要1/3-1/2 瓶菌种。利用乔木灌木栽培茯苓,在根灌木上开23个新孔,在新孔上接种菌种,盖上松片或松叶,覆土高出灌木1518厘米。一般使用0.51瓶菌种。

田间管理(一)窑检补充介绍科木接种710天,使白茯苓菌丝长出。若型材未见细菌滋生或检查时发现有污染细菌,则应填满。方法是把窑上的覆土去掉,露出一段木头,取出一段,从窑中取出菌丝生长旺盛的一段,然后覆土;或取出所有不在窑内的部分。烘干除去水分,再将木段重新切割,放回原窑内接种菌种。 (2)中耕土壤茯苓形成菌核(结灵)后,茯苓不断生长或因大雨冲刷表土层露出土表,使茯苓停止生长。因此,有必要经常检查。若窑土开裂或露出菱体,应及时用细立土进行中耕。

上一篇:花菇催蕾技巧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食用菌种植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