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简介


猪苓是我国常用的真菌类药材。它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的干燥菌核,记载于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猪苓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庄子》一书中,它就被命名为“Hog Zero”;《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档。《本草经集注》记载:“枫树苓,其表皮剥去黑色,成块状如猪粪,故名。肉质白而紧实,以剥去黑皮为佳。 “ 《本草衍义》载:“猪苓,流水之力甚强,久服伤肾气,目眩。” 《本草求真》载:“猪苓、诸四苓、五苓等方,皆用此。性虽与泽泻相似,入膀胱肾经,清热利湿,行窍利水,但当水水尽则脾必去,水尽则气必去。” (常用中药材)分布产地猪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湖南、四川、贵州、陕西、青海、宁夏。主产河北赞皇、平山、武安、歙县、富平、涞源、赤城、禹县、崇礼、围场、平泉;阳曲、文水、交城、沁水、武乡、历城、山西、介休、灵石、岜兰、五台、应县、霍县、兴县、汾阳、兰县、左权、代县、孟县、蓟县、和顺;内蒙古哈尔沁旗克什克腾宁城;吉林辉南、吉安、通化、六合、长白、抚松、靖宇、延吉、汪清、敦化、龙井、桦甸;黑龙江双鸭山、木岭、黑河、铁力、宁安;湖南浏阳、平江;四川冠县、北川、旺苍、洪雅、峨边、屏山、荥经、礼县、金川、沐川、天全、茂温、小金、美姑、平武、南平、马边;贵州遵义、习水、德江、印江、赫章、威宁;陕西周至、宝鸡、太白、奉贤、宁陕;青海湟中、互助、循化、贵德、星海;宁夏靖远,隆德。 (常用中草药) 形态特征菌核呈块状或不规则状,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有许多不均匀的瘤状突起和皱纹。内表面近白色或淡黄色,干燥后变硬。整个菌核由许多白色菌丝交织而成;菌丝是空心的,直径约3毫米,很细很短。子实体生于菌核上,呈伞状或伞状半圆形,常连体,半木质化,直径5-15厘米或更大,表面黑褐色,具小鳞片,中间凹陷,具细纹,呈放射状,孔口细,近圆形;担孢子宽卵形到椭圆形。 (常用中草药)生物学特性猪苓具有性寒、阴湿、怕旱的特性。它在5-25C的地温下生长。西北产区地温17-19生长良好,10发芽,22子实体开放;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到9.5时发芽,12左右生长膨大,14左右长出新灵发芽多,个体生长快。土壤含水量30-50%,pH值为5-7的腐殖质土和沙壤土。猪苓的生命史分为孢子、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四个阶段。担子孢子是由子实体(长卵形椭圆形,一端有尖,无色,光滑,7-103-4毫米)产生的有性孢子,萌发后形成初生菌丝体,初生菌丝体交配后产生双核次生菌丝,许多次生菌丝紧紧缠绕成菌核。菌核主要贮存养分,耐高温、低温和干旱。在不利条件下,能长期保持休眠状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菌丝体的任何部位均可萌发并产生新的菌丝体。一般在3月下旬,土层以上5厘米处温度达到8-9时,菌核开始生长,菌核上长出许多白毛。随着温度升高,毛发继续生长并变粗。它形成肥大、嫩而有光泽的白色菌核,逐渐向表面生长。 8、9月地温达到1220时,菌核生长进入旺盛期,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菌核的颜色从基部到中部由白变黄。此时若遇上连续阴雨天,空气湿度增加,部分菌核会长出子实体,子实体张开脱落孢子。随着地温下降,子实体迅速枯萎。 10月以后,当地气温降至8-9时,猪苓停止生长,进入冬眠状态。

次年春天,又长出新的菌核。经过这么多年的继承,这群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窝。土壤肥沃,营养丰富,菌核大而多,分叉少,故俗称“猪肝菌”。当外界环境条件极为不利时,猪苓会停止生长,菌核老化,颜色变成暗黑色,菌核出现大大小小的孔洞,直至腐烂。猪苓与铜绿杏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常用中草药)生长习性:猪苓喜寒冷、阴暗、湿润,怕干旱。 (常用中草药) 生长周期:猪苓为多年生真菌,经过两个生长季即可采挖。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