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出菇温度,栽培季节应选择在气温2032之间,即5月至10月中旬栽培适宜。
2、因地制宜,所选配方的鲍鱼菇需要更丰富的速效营养成分,才能达到高产。下面介绍几种高产配方,供菇农参考。
(l)棉籽壳85%、麸皮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
(2)秸秆40%、锯末35%、麸皮20%、玉米粉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
(3)棉壳40%、秸秆45%、麸皮10%、玉米粉5%。
3、栽培方法目前,鲍鱼菇的主要方法是袋栽。两端出菇一般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管袋。每袋含干物料1kg,物料含水量70%左右。由于其菌丝萌发速度比平菇慢,因此要求萌发完全,培养料充分成熟,接种程序严格,以降低接种污染率。接种疫苗后立即插入卫生棉条并扎紧袋口。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应调节细菌生长温度,以加快细菌生长速度,减少污染,提高成品率。当菌丝充满袋子时,袋口会出现许多黑色孢子茎束,打开袋子即可产蘑菇。
4、栽培管理:将菇袋移至温室或菇房开袋。打开袋口卷至料面,采用壁式套袋。如果温度高于25C,请将袋子间隔2 至3 厘米,以便通风降温。如果温度较低,可以将袋子紧紧地包在一起,以增加隔热性能。适当减少栽培地光照,增加通风,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每天喷水23次。菇蕾出现前,应逐渐增加喷水量,但切不可让菇盖积水,形成水斑。一般来说,从菇蕾到采收大约需要68天。当子实体长到菇芽稍内卷、孢子尚未成熟时,即78年生时,及时采收。如果采收前将孢子喷出,整个蘑菇菌盖就会变色,变软,微苦。采收时, - 用手将培养料压在袋口处, - 握住菌柄轻轻转动,除去菇体。采收后,除去袋口剩余的菇根,停止喷水12天,让菌丝生长。恢复生长,然后开始浇水保湿,促进第二波菇体的生长。 10天后,第二批蘑菇体开始生长。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出菇周期为6080天,生物效率为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