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是家庭装修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装修时,一般情况下,卫生间、厨房的地面一定要做好防水处理。你知道如何做防水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尽量不破坏原有防水层
如果原有的防水层不被破坏,入住后一般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但重新装修地面时,防水层很容易被破坏。如果不小心损坏,一定要及时修复,以免留下隐患。
2、重铺地砖要做地面防水
如果需要更换卫生间原来的地砖,在将原来的地砖凿好后,必须先用水泥砂浆找平地面,然后再做防水。反复刷涂聚氨酯防水漆23遍。
3、一定要做墙面防水
在浴室洗澡时水会溅到相邻的墙壁上,所以在铺墙砖之前一定要做好墙面防水处理。一般防水处理时,墙面防水高度应达到30厘米,但对于非承重轻质墙体,必须整面墙体防水,高度至少1.8米。同时要注意淋浴位置相邻墙面的防水也应为1.8米高。
4、墙内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
施工过程中,当管道、地漏等穿过地面时,孔洞周围的防水层必须认真施工。水管埋于墙内,做到合理布局,水管敷设必须做大于管径的沟槽。将凹槽抹灰抹平,然后在凹槽处涂聚氨酯防水漆。
5、24小时“闭水试验”验收防水
防水工程完成后,将门、排水口密封,将浴室地面注满水,达到一定液位,并做好标记。如果24小时内液位没有明显下降,特别是楼下房屋的屋顶没有发生渗漏,防水就做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