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五泡莲、羊臭、如意草、山楂科(《贵州民间药物》)。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治乳腺炎、毒刀伤肿痛、咳血等。
《贵州民间医学》:‘祛瘀活血,解毒。 '
《贵州本草》:‘清热解毒,止血。 '
用法用量
外用:研碎敷用。内服:酒浸。
性味
《贵州民间药》:‘性寒,微甘,无毒。 '
加工采集
秋后收获。
植物形态
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倾斜、多节。有棕色托叶,叶子簇生于根茎上,有长叶柄;叶子宽,呈心形,顶端尖,边缘呈钝锯齿状。花茎腋生,与叶柄等长;花单生,大,白色或淡紫色;花萼5,基部伸成耳状。花瓣5枚,下片基部具距,距短而圆。雄蕊短,5枚,下部2枚雄蕊的基部有蜜腺附属物,伸入距内。子房上位,头钝。蒴果椭圆形,有棕色腺点。花期为四月至五月。
生于林下、溪边湿润处。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药用部位
为堇菜科植物的全草及根茎。
来自何书
《贵州民间医药》
常见药方
治乳房红肿硬痛:黄芪、黄瓜香、积滞。捣烂,与酒糟混合或与酒炒后外敷。
治不明肿毒:将五泡共捣烂敷患处。
治疗刀伤:将鲜黄芪草捣碎,敷于伤口处。若有化脓,加锯木叶。
治咯血:乌泡根12枚。饮酒服。 (菜谱选自《贵州民间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