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的功效与作用


薤白

薤白是一种中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中药。只是人们对它了解不多或者不重视而已。一般主要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配方不同。功效也不同。

薤白的简介

【别名】:干贝根(《肘后》)、瓜蒌根(《陆川本草》)、大头菜籽(《新疆药材》)、野蒜、小毒穗(《形态的经验鉴别方法》)中药药性》)、小蒜、家蒜(《河北药材》)、谢白头(《药材》)。

【药材类别】:根茎

【性味】:辛;苦的;性质温暖。

《木经》:辛,温。

“别鹿”:苦、温、无毒。

《千金食疗》:苦辛,温,滑,无毒。

《医林传要》:甘、酸、辛,温。

【归】:归肺经、胃经、大肠经。

《汤剂本草》:从阳明经入手。

《本草纲目》: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药用部位】:为小根蒜、根茎、长茎白蒜或天蓝色小根蒜等百合科植物的球茎。

【产地及分布】:

1、小根蒜: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球根:在长江流域及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培。这些球茎主要用作食物,但有些是野生的。

3、艾草: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

4、天蓝色小根蒜:分布于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形态特征】:

1.小根蒜,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球茎近球形,直径0.7-1.5厘米。侧面通常附有1-3 个小灯泡。外面有白色膜状鳞片,后来变成黑色。叶子互生;叶淡绿色,半圆筒形,狭线形,中空,长20-40厘米,宽2-4毫米,先端渐细,基部有鞘状抱茎。花茎单生,直立,高30-70厘米,伞形花序顶生,球形,下面有膜质苞片,卵形,先端长尖;花梗长1-2厘米,有的花序只有几朵小花,有许多肉质小珠芽,甚至全是小芽;花被片6,粉红色或玫瑰色;雄蕊6,长于花被片,花丝细长,下部稍膨大;子房上位,球形。蒴果倒卵形,先端凹。花期为5月至6月,果期为8月至9月。

2.头部与上述品种相似。主要区别是:数个鳞茎聚集在一起,狭卵形,直径1-1.5厘米;鳞茎外皮白色或微红色,膜质,不破裂。叶基生,数量2-5;圆柱形,有3-5棱,中空,近与花葶等长。花葶侧生,圆柱形,高20-40厘米,总苞膜质,有2宿存裂片,伞形花序半球形,疏松,花梗长于花被的2-4倍,有苞片;花淡紫色至蓝紫色,花被片6,长4-6毫米,宽卵形至近圆形,钝头;花丝长为花被片的两倍,仅基部与花被片合生贴生,内轮基部膨大,每侧1齿,外轮无齿。子房宽倒卵形,基部有3个被覆盖的凹坑;花柱伸出花被。花果期为10月至11月。

3、茎长而白色,植株无葱蒜味。鳞茎单生,卵圆形或近球形,直径1-2厘米;鳞茎外皮灰黑色,膜质,未破裂,内皮白色。叶呈圆柱形或近半圆形,中空,有纵棱,沿纵棱有细齿,与花葶等长或长,宽1-3毫米。伞形花序分散;小花梗长短不等,长7-11厘米,基部有小苞片;花红色至紫红色;花被片基部相互靠近形成管状,花被片长7-10毫米,每个子房有一个细胞。 6 个胚珠。花果期为7月至9月。

4、天蓝色小根蒜,鳞茎近球形,直径1-2厘米,基部常有深紫色皮的小鳞茎。鳞茎外皮深灰色,纸质,未破碎,内皮白色膜质。叶3-5枚,条形,背面有1条纵棱,有时呈三角形。茎常扭曲,短于花葶,宽2-5毫米,花期逐渐枯死;叶子和叶鞘光滑或沿边缘。纵脉有细齿。花葶高25-85厘米;伞形花序球形或半球形,花多而密,有时具珠芽;小花梗的长度几乎相等,比花被片长2-6倍;花朵呈天蓝色,干燥后经常变色。蓝紫色。花果期为6月至8月。

薤白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鲜品30-60克;或入丸、散或煮粥。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敷。

薤白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宽胸;通阳散滞。主要症状为胸痛、心痛、背痛;胸部和上腹部发紧;咳嗽、气喘,痰多;上腹和腹部疼痛;腹泻后严重腹泻;白带;疮、疖肿和痈肿。用于胸痛、痰饮、咳嗽气喘、严重腹泻等。

《本草经》:主治金疮、溃疡。

《别录》:归骨。祛寒暑湿,温中散结。疮毒、风寒、水肿者敷之。

《千金食疗》:可生筋,益孕妇。如果骨头不能吞咽,吃完后它们就会消失。

《唐本草》:白者养颜,赤者金疮、凤。

《食疗本草》:治妇女赤白带下。

《本草拾遗》:中调为长远利益,不便秘。对于肚子大的人来说,应该多煮一些。

《本草纲目》:补虚解毒。它可以治疗香港脚;对于产妇来说,煮沸后饮用,可以使分娩更加顺利。

《本草纲目》:蜜捣,煎汤敷烫伤处。

《药法》:治泄泻、下痢、气滞。

《本草纲目》:治少阴病晕厥、胸痛刺痛,降气散血,安胎。温福阳说道。

《本草纲目》:有益于窍门。治疗肺哮喘。

《本经风缘》:捣汁生饮,可吐胃痰,食虫。

《岭南医学集锦录》:生盐捣碎,敷疮处;如果被铁针刺伤,铁锈会留在肌肉里,涂上之后就可以吸出来。能散表、健胃、开膈。

《南京民间药材》:捣烂外敷,治疗各种疮疖肿毒。另外,野菊花煎汤水内服。

薤白附方

治胸痛,喘咳,胸背疼痛,气短,脉缓缓,闭口数:瓜蒌一块(捣烂),高粱半斤,七颗升酒。三味共煮,服二升。将其加热并再次服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

治胸痛,卧不下,心痛彻背:瓜蒌1枚(捣),高粱3两,半夏半升,白酒1斗。四味共煮,服四升。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瓜蒌薤白半夏汤)

治胸痹心烦,胸中气结,胸满胸闷:栀子四枚,厚朴四两,白皮半斤,桂枝一两,一两。瓜蒌一块(捣碎)。五味者,取水五升,先煮枳壳、厚朴,取二升,去滓,加诸药,煎数次,温热,服三服。 (枳壳、葱、白桂枝煎汤。以下摘自《金匮要略》)

治赤痢:干贝、黄柏。煮沸后服用。 (《本草纲目》)

治赤白痢疾:鼠尾草、白各一把。切开,煮成粥。 (《食药明镜》)

治海豚跑气痛:高粱、白树皮捣汁饮下。 (《肘后》)

以干呕治霍乱:薤一虎口。水煮三升,取半,一次服下,不宜超过三次。 (《独自行走》)

治灸疮肿痛:高粱一升(切),猪油一升(切细)。用苦酒浸经,小火煎三遍,去渣,敷于其上。 (《梅大师药方集》)

治手足瘘管:种葱一把。倒入热醋并密封疮口。 (《千金药方》)

治咽喉肿痛:葱根加醋捣烂,敷于肿处,待凉。 (《圣惠芳》)

治鼻窦:白笋三钱,木瓜花三朵,猪鼻管四两。水煎服。 (《陆传本草》)

吃鱼骨虫的治疗:将高粱嚼成小块,用绳子绑住,握住绳子末端,将高粱吞到鱼骨处,拉走。 (“填补肘部后面的空隙”)

治妊娠胎动,腹冷疼痛: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将五升水煮沸,取两升。 (《古今药方》)

治红白痢疾:葱60克,糯米60克,煮粥。

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痢疾(包括慢性肠炎):将鲜葱头洗净,捣成泥,与米粉、蜂蜜拌和成饼,烘烤后烹调。

治胸痛心痛:荠白10克,瓜蒌10克,半夏5克,水煎去渣,用米酒饮,每日两次。

仁白粥,仁白10-15克(鲜30-45克),与粳米100克同煮粥。烹调后,用油和盐调味。具有宽胸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冠心病、慢性肠炎、菌痢等引起的胸闷或心绞痛。

薤白汤(《神方》)治霍乱、干呕:薤白1把(切薄片),生姜15克(切细),陈皮9克(去白)。加入2大杯水,炒至浓稠7分钟,除去残渣,分2次温热。方中薤白温中升阳,降气散结,为王药。

短柄草粥(《神方》)治反胃。治寒热皆可:短叶草2茎,鸡3只(去黄),人参(切细片,加水1大升,煮3片),白玉米10克。将以上三种口味(白高粱、黄鸡、白玉米)一起煮炒,搅拌均匀,与温热的人参汤拌匀。早上或晚上服用。如果想吃的话,就和玉米粥一起喝,逐渐加入粳米。方中薤白温中升阳,降气散结,为王药。

拓展阅读:注意事项

气虚者慎用。

《食疗本草》:发热病人不宜过多进食。

《本草纲目》:阴虚发热者不宜食用。

《本草纲目》:若本品光滑润泽,无滞滞者勿用。

《遂溪居饮食手册》:吃多了会引起发热,忌与韭菜同食。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牛奶浆根的功效与作用
牛奶浆根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草科植物根(《浙江常用民间草药》)。 功效 健脾益气
熊骨的功效与作用
熊骨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食疗本草》:“煮汤沐浴,可治节庆及小儿不听话。”
崖松的功效与作用
崖松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鹅肠。 功效 清热解毒。治丹毒、菌痢、阿米巴痢疾
海带的功效与作用
海带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海马,海藻。 功效 软坚化痰,利尿解热。治疗胆结核、
长瓦韦的功效与作用
长瓦韦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扎博(姓名隐藏)。 功效 清热利水,祛湿通络,消肿止血,解
月季花根的功效与作用
月季花根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越越开根(《本草分类》)、越越红根(《贵州本草》)。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