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牛耳草(《新疆中药材手册》)、大毛叶、益竹香(《云南中药材》)、虎尾笔、霸王笔(《昆明常用民间药材》)。
功效
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治疗肺炎和慢性阑尾炎。疮、瘀伤、扭伤、伤口和流血。
《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解毒。治疗疮口、枪伤、瘀伤。 '
《云南中药材精选》:‘清热解毒。治疗肺炎和关节扭伤。 '
作用
同一植物V.Nobille的总生物碱部分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因此可以降低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汤剂,35元。外用:研细或捣烂外用。
成分
全草含棉子糖(raffinose)和水苏糖(stach-yose)[1]。根含真菌苷,还有水苏糖、庚糖、辛糖、壬糖等[2]。叶子含有鱼藤酮和香豆素[3]。果灰(ash)含有铝、钠、钾、镁,果品中还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谷甾醇(-sitosterol)[4]。
性味
辛苦,寒冷。
《云南中草药》:'苦,寒。 '
《新疆中草药手册》:‘有小毒。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辛、微苦,性凉。 '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收。使用新鲜或干燥的。
植物形态
毛蕊花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被密生黄色绒毛。茎直立。单叶互生,茎基部叶片大而密丛生,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5厘米,向上逐渐变小,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向下延伸,全缘;无柄的。穗呈圆柱形,从茎顶部伸长;花黄色,直径约1.5厘米。蒴果呈球形,成熟时分裂成2片花瓣。花瓣是膜质的,浅棕色。许多种子。开花季节是夏季。
生于山坡空旷地或荒地。分布于云南、四川、新疆等地。
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毛蕊花的全草。
来自何书
《云南精选中药材》
常见药方
治疗慢性阑尾炎:一炷香一两香。水煎,红糖为导。 (《昆明民间草药》)
治疮毒:一炷香三钱。水、红糖、白酒煎服。 (《云南中草药》)
治疗枪伤、跌打损伤:将一炷香研成粉末,与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