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国槐(《本草拾遗》)、大兰、大兰青(《本草药性制剂》)、水兰(《岭南药材采集志》)、小青、印度蓝(《中国树木分类》) 》)》)、青哉草、野青黛(《福建中草药》)。
功效
清热解毒,祛瘀止血。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目赤肿疮、吐血。
《本草备》:‘消疮消肿,祛瘀生新。 ’叶治目热吐血。 '
《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 水煎洗或捣敷。
成分
全草含靛蓝苷,水解生成3-羟基吲哚。该成分被氧化形成靛蓝苷。种子含有多糖。
性味
苦,寒。
《本草本草》:‘味淡,性寒。 '
《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收。
植物形态
木兰
直立灌木,高40至60厘米。小枝被银白色短毛。叶子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至5厘米;小叶通常有9至13片叶子。对面,鸡蛋。叶子呈长方形或长圆形,长1.51.8厘米,边缘全缘,被T形毛,干燥时叶呈蓝黑色。总状花序,疏松,近无柄,长1.6-3.5厘米;花萼小,偏斜,银白色,上部有5齿,齿与萼筒等长;花冠蝴蝶形,红黄色,有圆形至圆形旗形花瓣。长方形,翼瓣椭圆形,与龙骨稍连,龙骨呈匙形,爪上有间距;雄蕊10个,2束;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长约2.5厘米,无毛。种子有812颗,不呈珠状。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这种植物的根(靛蓝根)和叶的加工品(青黛、靛蓝)也供药用,各有各的文章。
药用部位
是豆科植物靛蓝的叶子和茎。
来自何书
《本草图经》
常见药方
预防乙型脑炎:取厚朴鲜枝叶5分一两,水煎服。每三天一次,分几次服用。
治日本脑炎:鲜厚朴全草230两,水煎服。
治流行性腮腺炎:取厚朴全草一两,水煎服。另外,将鲜青黛叶与醋捣烂榨汁,敷于患处。 (配方选自《福建中草药》)
备注
此植物的根(靛根)和叶的加工品(靛蓝、靛蓝)也供药用,各有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