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三步曲:祛湿、补阳、防暑


正值“三伏天”中旬左右,正是一年中最热、气温最高的时期。大暑也是体现夏季炎热的季节,天气异常炎热。民间有句俗话:“小火大火,上蒸下沸”。 《说文解字》记载:“暑,即热。大暑时,暑极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宋淑霞指出,大暑期间的养生非常重要。疾病预防非常重要。此时应注意祛湿、补阳、防中暑。

1、祛湿:夏季“大雨来袭”,往往是湿气所致。宋淑霞说,感染湿气时,常会出现头重身重、乏力、消化不良、大便不爽、舌苔白腻等湿气症状。这时可以适度运动,微出汗,去除水分。还可以喝薏米红小豆汤、茯苓陈皮水、荷叶粥等来祛湿。

2、补阳气:夏季,气温达到全年最高点,阳气最盛,暑气袭人。但当人体阳气释放过多,或过多生冷寒凉食物损伤脾胃阳气,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因此,炎热夏季养生时需要注意固护阳气。中医常说春夏养阳。宋淑霞建议,平时出现恶寒、肢冷、乏力、便溏、食欲不振等阳气不足症状的人,特别是夏季,可以采用艾灸、穴位贴敷、热水浴、和日光浴。等方法补充阳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预防中暑:夏季炎热,湿热相结合,人体最易受中暑湿邪之害,导致体内阳气受损,心气亏虚。这时,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引起中暑。宋淑霞指出,当出现全身无力、大量出汗、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口渴等症状时,多是中暑的征兆,此时这时,需要先去医院穿宽松的衣服,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并喝绿豆糖水、荷叶红小豆汤、西瓜青粥等解暑。

标签:
  • 学习药材养生
  •  
  • 药材养生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