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真正的“消脂”果,降血脂、稳血压、护血管,冬天不吃就亏大了!


进入冬季进补时节,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血脂高的情况。归根结底,他们只是吃得太多了。这个时候,你一定需要这样的药材——山楂。

山楂,消除“脂肪”的冠军

山楂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之一。很多人只知道它有消化的功能,却不知道它实际上可以“去除脂肪”。

消除“肠道脂肪”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经,善于消化消化,尤其是肉类的积累。 《本草纲目》记载,山楂能“化食,消肉积,治肿块、痰饮、酸痛、血滞、肿痛”。为了强调山楂的消化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时珍家的隔壁住着一户人家。他们晚年生了一个儿子,非常疼爱他。他们经常让他吃鱼、吃肉,饭后还一直给他吃零食。最终,他暴饮暴食,伤了脾胃。后来再见到孩子时,小腹胀得像鼓一样,疼痛不断,全身黄肿。

对于孩子的康复过程,李时珍写道:“我偶尔到长江树下吃饱,回来时吐出很多水,病就痊愈了。”就是说,有一天,一个小孩在杨香树下休息,摘了杨香果来吃。其实,杨香的果子就是山楂,酸甜可口。吐出秽物,积食之病就会痊愈。

现代研究还发现,山楂中含有脂肪酶,能促进脂肪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对胃肠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当我们因吃肉过多而感到腹胀不适时,最好吃一些山楂。

消除“血脂”

山楂除了帮助我们消化肉类之外,还可以“消血脂”,中医称之为“去浊降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楂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利尿、镇静等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山楂在帮助我们降低血脂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在动脉壁上的沉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

缓解经期痉挛

山楂能行气散瘀,对血瘀闭经、血瘀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等人有一定疗效。张锡春说,山楂“善入血,是祛瘀要药,可祛痤疮证、妇女闭经、产后瘀血止痛”。现代医学认为,这很可能与山楂具有扩张血管、有助于缓解局部瘀血有关。

所以,被痛经困扰的女性朋友们,如果你也有血瘀型痛经的话,不妨常吃山楂哦~一般来说,血瘀型痛经有以下几个特点:痛经,伴有暗色甚至黑紫色的经血。有血块,第一天经血量少,第二天、第三天突然增多。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蜡黄、嘴唇发紫、黑眼圈、皮肤干燥粗糙等症状。

月经前小腹剧烈疼痛,感冒后更甚;有些人月经一到就会出现便秘。舌体呈暗红色,舌面有蓝黑色斑点,舌底有蓝色血管。此外,山楂还能促进女性子宫收缩,在孕妇临产时有刺激分娩的作用,并能促进产后子宫的恢复。

稳定血压

山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如强心、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研究证实,内服山楂煎剂对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疗效。

吃山楂的注意事项

不要空腹吃东西

山楂不宜空腹大量食用。由于山楂中含有鞣酸,空腹大量食用时,与胃酸接触后易形成鞣酸蛋白,难溶于水,形成胃肠结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因胃结石梗阻而出现胃肠道梗阻。

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吃山楂,因为山楂破气耗气,没有补气的作用。此类人常出现反酸、胃灼热、空腹不适等症状,进食后症状缓解。从现代医学来看,这类人往往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与“胃酸过多”有关的疾病。吃山楂会加重胃酸,引起腹痛、嗳气、反酸。胃灼热和其他不适。

与下列食物分开食用

山楂中的维生素C和鞣酸含量非常可观。基于这一特点,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不宜与猪肝同食。猪肝富含铜、铁、锌等微量元素,会加速山楂中维生素C的氧化和破坏。黄瓜、南瓜、胡萝卜等果蔬中含有维生素C降解酶。与山楂同食会破坏山楂中的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海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碳、碘等矿物质和蛋白质,很容易与山楂中的鞣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会导致便秘、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所以山楂也不宜与海鲜同食。

5步挑选好山楂

果实形状。山楂扁圆形时微酸,近圆形时微甜。

果味点。山楂的外皮上有较多的斑点。果斑密集而粗糙,酸,小而光滑,味甜。

起源。山东、东北产的为酸;河北、河南的则甜酸适中。

肉色。果肉白色、黄色或红色,味甜;绿色,酸。

纸浆质地。软糯香甜;又硬又密,味酸。

选择时,可以选择5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标签:
  • 药材养生技巧
  •  
  • 药材养生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