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冬病夏治”好时节!怎么做效果最好?一文解惑~


每年三伏天一到,“三伏天”就成了热门话题。不少医疗机构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挤满了想要接受“三伏贴”的患者。

“三伏贴”有什么作用?如果我错过了第一天的埋伏,我还可以使用它吗?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将涂抹药物涂抹于人体表面的某些穴位,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刺激全身经络的治疗方法。

“三伏贴”有什么作用?

“三伏贴”作为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操作简单,治疗过程也比较舒适。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运用《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对一些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进行夏季针对性治疗的过程。

“三伏贴纸”通常张贴在哪里?

《三伏贴》常用肺俞、高兴、白劳、大肠俞、定喘等取穴。主要用于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另外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健脾祛湿,防止生痰。来源:三焦郁行气,代谢水湿。

当然,具体选穴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而定。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中医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经络腧穴知识。

哪些人适合“三伏贴”?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可用于中医认为冬季反复发作、加重、寒证等临床特点的疾病。

一般来说,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咳嗽、虚寒腹痛、宫寒痛经等虚寒性疾病,以及风寒、腰肩酸痛等。膝关节疾病等疾病均适合“三伏贴”治疗。

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

“三伏贴”也有禁忌。孕妇、患有严重皮肤病、疤痕、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传染病、发烧和血液病的人不适合贴贴。

湿热体质、阴虚内热、容易烦躁的人也不适合,因为“三伏贴”用药是热性药物,涂在上述体质的人身上可能等效火上浇油。

“三伏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生效?

“三伏贴”追求的是长期疗效。此法是中医“天人相应”、“防病治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患者不要为了“三伏贴”的疗效而急于1年,连续治疗3至5年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暑假期间有必要张贴“三天海报”吗?

不确定。

虽然理论上来说,夏季津液宣发时更容易出汗、吸收药物,但三伏天涂抹,激发阳气的作用更强,对于预防冬季肺病会更有效。

但即使您错过了三伏天的第一天,您仍然可以在三伏天期间的任何一天涂抹。即使是夏至之后才开始涂抹,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贴“三伏海报”要注意什么?使用“三伏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疾病急性期不宜使用

“三伏贴”运用的是未病先防的理念。如果病情处于急性期,症状尚未缓解,则不适合使用。即使使用,药物配方也需要调整。

去正规医院修补

不同疾病所应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和选穴都有差异。用药、选穴要注意辨证施治。

药物和穴位的选择除考虑到阳气的滋补作用外,还应符合脏腑的生理特点。

不同的医院用药和应用方法不同,应用后的反应也不同。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申请,不建议自行买药申请。

尽量避免起水泡

很多人认为“三伏贴”贴的时间越长,药物吸收越充分,效果越好。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三伏贴”并不是说贴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涂抹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起水泡、溃疡。

具体应用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般成人每次敷贴时间为24小时,儿童敷贴时间为0.52小时,视患者的耐受情况而定。例如,如果涂抹部位有瘙痒、瘙痒、烧灼感等明显不适,可以自行去除。

使用后注意保护阳气

涂抹期间请注意,涂抹后6小时应用温水洗澡。治疗当天,只需用清水冲洗该区域即可。不宜使用肥皂、沐浴露等;使用当天不宜游泳、直吹风扇或空调;并饮食清淡。建议避免吸烟、饮酒、生冷之品、鱼虾等海鲜、辛辣、羊肉等热性食物等。如果涂抹后出现水泡,切勿自行抓挠,可去医院检查治疗。

标签:
  • 药材养生技巧
  •  
  • 药材养生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