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药或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到底是啥?


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功能食品到底是什么?

胶原蛋白软糖、含12种维生素的饼干、叶黄素果冻、加班熬夜用的护肝软糖……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千亿市场规模的功能性食品已悄然占领市场。这些“网红食品”大多被商家标注为功能食品,但并非经过审批、注册和严格监管的贴有“蓝帽子”标志的保健品。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所宣传的各种功效都是真的吗?难道又是一个“智商税”?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功能食品消费市场产值将突破2700亿元,近三年行业平均增速超过15%。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其视为对抗健康焦虑的“武器”。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种产品身份尴尬,却敢大肆宣扬其功能。也有人认为,这是保健食品逃避监管的一种尝试。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只有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划分,并没有功能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接近。两者都具有促进健康的功能,属于同一食品类别。但此类产品并未获得“蓝帽子”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一家销售此类产品的网店客服表示,功能性食品“不是保健品,而是食品”。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以外的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然而,许多功能性食品声称具有“保健、保健作用”。这意味着功能食品商家希望与保健食品划清界限,规避保健品监管,同时宣传食品的保健功能,以获得更多关注和销量。

消费者可能不确定功能性食品是否具有保健功能以及有多少功能。由于此类产品的价格往往远高于普通食品,如果其实际功效与宣传不符,无疑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会对食品市场的竞争秩序和公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及时准确识别功能食品,并将其纳入有效监管。在一些国家,该产品有自己确切的概念,如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等。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为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未来将开展食品保健功效评价,开发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功能食品并开展应用示范。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定义是什么?功能性食品是否具有促进健康和保健功能?功能食品是否纳入保健食品监管还是单独监管,必须尽快明确。

食品关系到人们舌尖上的健康安全,功能食品不能继续当“副业”。

标签:
  • 药材养生方法
  •  
  • 学习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