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即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通常情况下,哺乳仔猪容易发生。无论是规模化养猪场还是农村散养户,该病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常见病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病因分析
肠胃功能不足:仔猪容易发生黄白痢的主要原因是肠胃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好,机体只能分泌少量的胃酸,对细菌的杀灭能力非常弱。因此,只要仔猪误食和污染带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物质,就会导致肠道内大量病菌繁殖,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发生肠炎。另外,肠道内容物发酵时会产生大量气体,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严重影响吸收功能,导致严重腹泻。另外,如果小猪吸母乳不好,或者喂的晚,会导致身体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疾病。
饲养管理不善:仔猪容易发生黄白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母猪饲养管理不善。如果母猪体内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当病原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时,就会使仔猪接触到这种病原体,从而引起感染。此外,有些母猪分娩后才感染病菌,引发乳腺炎,在仔猪吸奶时发生。此外,如果母猪产后发生产褥热,会导致母乳变性,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免疫力减弱,促进致病菌繁殖,从而引发该病。如果母猪饲喂高能日粮,会导致母乳中乳脂水平过高,仔猪吮吸后容易发生黄色腹泻。
环境恶劣:当天气突然变化,比如气温骤降,没有及时给仔猪保暖,就非常容易引起仔猪发病。另外,由于仔猪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主要是新生仔猪容易发生,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猪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排出糊状黄白色或黄色稀薄粪便,并有恶臭气味,其中常混有小块凝乳。因为肛门比较松,抓的时候会有稀稀的粪便从肛门里冒出来。灵性,食欲不振,严重消瘦和衰竭,导致死亡。
仔猪腹泻:临床特点是仔猪突然腹泻,一般排出灰白色或乳白色粪便,有的还会排出黄绿色或淡黄色粪便,呈糊状、糊状,散发出特殊的鱼腥味,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严重时甚至引起大便失禁或脱肛;灵性,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皮毛粗糙失去光泽,非常怕冷。病程一般持续2 ~ 3天,长期可持续1周左右。猪基本可以白恢复,死的少。
3.预防措施
加强母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妊娠期必须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尤其是妊娠后期的84 ~ 114天。要保证饲喂全价孕晚期饲料,每天的饲喂量应控制在2.25 ~ 2.5公斤,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在母猪确定怀孕后30 ~ 40天,肌肉注射5mLl %的l%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可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促进出生体重的增加,避免弱仔的产生,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母猪分娩后,乳房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马上,要先把最初几滴奶挤出来,小猪才能吸到足够的初乳。另外,仔猪可以在吃奶前30分钟口服适量的微生态制剂,以保证胃肠道能够形成正常的微生物种群,防止大量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室内温度要控制适当,一般1 ~ 3日龄在30 ~ 33,4 ~ 7日龄在28 ~ 30,8 ~ 21日龄在25 ~ 28。因此,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要加强防寒保暖。比如可以在高床上安装保温箱,可以用红外灯(250W)保温。室内保温也可以通过锅炉蒸汽管进行,保证温度适宜,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保证良好的通风,促使有害气体及时排除。仔猪应在3日龄内适时断牙断尾,注意补铁增强体质。
药物:西医治疗,病猪可口服每公斤体重4 ~ 11mg庆大霉素,每日2次,或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4 ~ 7mg,每日1次;也可以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卡那霉素5 ~ 15 mg,每日2次;也可以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2.5 ~ 10毫克乙基环丙沙星,每日两次;也可口服青霉素80,000 IU,硫酸链霉素80mg,每日两次;也可口服磺胺嘧啶0.5克,甲氧苄啶0.1克,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日2次,研成粉末,充分混合后服用;也可按体重每公斤口服0.2mL青增安注射液,每日2次。中草药,病猪可用白龙散治疗,即取龙胆草1份,白头翁2份,研成粉末,充分混合,每日每头服10g也可以用大蒜酊进行治疗,即取大蒜100g,95%酒精100 mg,将大蒜捣碎成糊状,用酒精浸泡15天,然后取大蒜酊溶液1mL,加入凉开水4mL,混合均匀,再给病猪服用,每日2-3次。
药物预防:仔猪产后24h内,可使用适量的抗生素预防该病,如每次每块肌肉注射3mL黄连素溶液,每日3次,连续使用5天,效果良好。也可将白头翁6g、龙胆草3g、黄连2g全部研成细粉,加入适量米汤制成糊状舔食者,取适量涂于母猪乳房上,使小猪吃奶时吃人。平均每只小猪每次使用1 ~ 3g,每天2次,连续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