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疫苗是将一些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采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动物机体的能力,但保留其免疫原性,再加入一些特定的佐剂制成。
一是灭活疫苗本身的问题
1.抗原含量不够;灭活疫苗抗原含量的高低有时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2、佐剂的优劣不同,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灭活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添加一些佐剂。主要目的是缓释,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减轻免疫应激。佐剂的质量与疫苗抗原产生的抗体水平直接相关。
3、疫苗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环境不当,会改变疫苗效果。
灭活疫苗一般建议保存在2-8左右。长期高温或低温条件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禽用灭活疫苗(油乳剂)如果在低温条件下冷冻,解冻后疫苗呈油状、水状。分层,此时疫苗已经过期,无法继续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效果减弱。
2、在实际免疫操作中,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1、动物机体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疫苗的免疫效果
给动物接种疫苗需要抗原刺激动物自身的免疫器官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产生抗体。但是,如果动物机体本身存在某些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碍,如免疫抑制性疾病,接种疫苗后,动物机体免疫反应较弱,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反应。这时候接种的疫苗效果不明显,很多情况下是无效的。
2、接种途径也会对疫苗的药效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般灭活疫苗大多采用注射、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不同部位注射效果不同。因此,接种疫苗必须按照疫苗规定的接种途径进行免疫。
3、接种操作方式影响疫苗效果
禽油苗放置时间过长,疫苗中的抗原会不均匀。因此,在注射过程中需要经常摇动疫苗,使抗原混合均匀。如果不摇匀,每只动物体内的抗原量可能不同,导致疫苗效果不好,均匀性差。
4、接种前后的饲养管理对疫苗效果影响很大。
饲养管理的好坏对灭活疫苗的效果影响很大。动物生活环境的舒适与否,对动物的身体有直接的影响。只有良好的环境,动物的身体才会健康,免疫器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反之亦然。免疫器官受损,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