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及其设备原则上应满足猪的生理需要,保证舍内温度、湿度适宜,有害气体低,生活空间充足。在集约化养猪中,母猪早孕定位饲喂、高床分娩和高床保育是关键技术。大圈圈设计大圈圈为半开放式、卷帘式、群养。主要饲养公猪、母猪、后备母猪、妊娠中后期母猪和生长育肥猪。待交配的母猪和公猪被安排在大猪栏中的不同通道中。公猪圈一般长3.0米,宽4.0米,高1.4米,每栏圈1头公猪;母猪圈一般长4.4米,宽2.0米,高1.0米。限位杆设计限位杆也叫定位杆。每根柱子长2.2米,宽0.6米,高1.0米,柱后0.6米为板条地板。栏位数量占母猪总数的20%。限饲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流产,二是限制饲喂量。配种母猪配种至妊娠35天,妊娠36天后转入大栏进行群养,以增加运动量,增加母猪寿命,降低淘汰率。产房设计产房配备高床和全漏缝地板。产床数量占母猪总数的25%,每个产房一般有810张产床。全漏缝地板,限位架两侧设有母猪限位器(长2.2米,宽0.6米,高1.0米),仔猪围栏(长2.2米,宽0.5米,高0.6米),仔猪保温箱(长0.5m,宽1.0m,高1.0m),饮水器(母猪高0.6m,仔猪高0.12m),母猪料槽,仔猪补料槽。怀孕母猪提前37天上产床。托儿所设计托儿所配备高床和全板条地板。一个育苗舍一般有4个育苗圈。每支笔的尺寸一般为长2.0米,宽2.0米,高0.7米。每栏饲养10 到12 头仔猪。板条地板上安装有饮水机(0.26米高)和水槽。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期,保育期一般为56周。育苗室既要保温又要通风。猪舍地面设计猪舍地面的表面状况对猪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如果种猪、后备猪和育肥猪舍的地面太滑,有水或粪便时,猪经常会滑倒,扭伤四肢,造成瘫痪。如果猪舍地面过于粗糙,特别是有尖角的地方,常会刺伤猪蹄,形成蹄炎、化脓、坡度。猪舍的地板最好做成蜂窝状。产房、保育仔猪常发生腹泻等病症,需在饮水中投药。因此,在产房和保育室应设置加药箱(桶)。加药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整个产房或保育室安装一个加药桶;另一种是在每个产房或保育栏上安装一个加药桶。前者简单、投资少;后者的优点是便于每张产床或育儿围栏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