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免疫程序1 推荐普遍接种的疫苗1.1 猪瘟免疫新生仔猪在20日龄时接种第一剂CSF减毒疫苗。 (最好推广高级零时免疫)。仔猪50-60日龄,常规进行二免。后备猪在参加配种前,经过挑选,给予三免。 1.2 猪副伤寒免疫全群成年猪和储备猪分别于春季3月和秋季9月进行常规剂量免疫。 30日龄以上的仔猪按常规剂量逐头接种。 1.3 猪丹毒和猪肺炎免疫全群成年猪和后备猪分别在春、三、秋、九月份进行常规剂量免疫。后备猪在次年6-7月份补充一次。 60-75日龄(或猪瘟-丹毒-肺炎三联疫苗)按常规头部免疫。 1.4乙型脑炎疫区每年在蚊蝇出现前12个月接种疫苗。 1.5 PRRS、伪狂犬病、细小病毒免疫应选用“蓝精伪三联灭活疫苗”,后备母猪应在配种前23周肌肉注射免疫;仔猪应在34周龄时肌肉注射免疫;母乳喂养后,第二次是免费的。 1.6 仔猪黄白痢使用“仔猪大肠杆菌STl-LTB-K88三价基因工程疫苗”,初产母猪分娩前40天、15天肌肉注射一次;经产母猪分娩前15天一次;出生后第7天肌肉注射。 1.7水肿病应用“猪水肿病灭活疫苗”,于1418日龄仔猪肌肉注射。 1.8 猪链球菌病最好使用“本地菌株灭活疫苗”。疫区(场)60日龄时首次免征,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征一次。 2 经产母猪免疫参考程序2.1 猪瘟猪瘟弱毒兔疫苗每年免疫一次,应在空孕期接种。 2.2 猪丹毒猪丹毒减毒疫苗每六个月(春季和秋季各一次。接种期间最好避免怀孕)接种一次。 2.3 猪肺炎弱毒疫苗(口服或注射),每年3、9月份接种一次(也可在当地易发病季节前接种)。 2.4 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应采用“蓝精伪三联灭活苗”免疫,交配前34周肌肉注射免疫。 2.5乙型脑炎疫区每年在蚊蝇出现前12个月接种疫苗。 2.6 仔猪黄白痢使用“仔猪大肠杆菌ST1-LTB-K88三价基因工程疫苗”,于分娩前15天肌肉注射一次。 2.7 仔猪痢疾在受威胁的猪场,可使用“仔猪痢疾灭活疫苗”或“仔猪痢疾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分娩前半个月注射一次。 2.8 猪链球菌病最好使用“本地菌株灭活疫苗”,疫区每年春、秋季各免两次。 2.9nbsp; 猪副伤寒 用猪副伤寒C500弱毒菌苗于每年3月和9月各免疫(注射或口服)一次。 2.10 其他疫苗 如“气喘病疫苗”与“病毒性腹泻疫苗”,可按疫苗说明进行免疫。为避免疫苗间的免疫干扰,两种不同疫苗应间隔7天进行免疫接种(明确注明不互相干扰或互相增强者除外)。 3 后备母猪参考免疫程序 3.1 猪瘟在配种前作三免,后同经产母猪。 3.2 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病 免疫应用“蓝-细-伪三联灭活苗”,于配种前2~3周肌注免疫。 3.3 仔猪黄自痢 使用“仔猪大肠杆菌ST1~LTB-K88三价基因工程疫苗”,初产母猪于产前40天、15天各肌注一次。 4 疫苗免疫注意事项 4.1 免疫干扰问题 其他疫病可依据各病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原则上,为防止各疫苗间的干扰作用,两种不同疫苗间应该间隔至少5~7天进行免疫接种(明确注明不互相干扰或互相增强者除外)。 4.2 免疫时机确定问题 最好以免疫监测作为,确定免疫时机的科学依据(大力推广主要疫病的免疫监测技术)。 4.3 提高并维持“免疫质量”问题 提高并保持猪群“群体抗体整齐度”,消灭低抗体敏感猪。 4.4 环境清洁问题 尽力降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浓度(病原污染程度)并长期动态保持(可配合病原污染程度监测进行),消除“重免疫、轻消毒”的错误认识。 4.5 饲料问题 口服细菌类疫苗期间不得饲喂酒糟、抗生素、发酵的酸泔水以及高热饲料等。 4.6 免疫期间的用药问题 免疫前后的5~7天内,应避免使用对疫苗免疫应答产生有负面影响的药品(如氯霉素、四环素等可以降低白细胞的药物或对细菌类疫苗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等)。 4.7 免疫期间的消毒问题 在使用各类弱毒活疫苗免疫时(尤其是在采用饮水、混饲、气雾免疫时),在免疫前后的7~10天内严禁使用各类消毒药进行消毒(尤其是严禁饮水消毒和带猪喷雾、熏蒸消毒)。 4.8 交叉感染与安全注射问题 4.8.1 接种器材灭菌 接种用器材(注射器,针头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灭菌消毒。 4.8.2 一猪一针 严防“一针到底”注射法!最好做到“一猪一针”(每注射一猪换一个针头)。 4.8.3 紧急接种顺序 应急性免疫接种时应按“相对清净群假定健康群受威胁群呻发病群”的顺序进行。发病群内按“无症状轻症状重症状”的顺序进行。 4.8.4 安全科学注射问题 耳后颈侧肌肉注射。 4.8.5 孕猪免疫问题 正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母猪怀孕期间进行免疫接种(应急性免疫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