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生产区的建设,应本着有利于防疫、便于饲养管理、节约用地、减少投资的原则。
一个管理区。根据农村园区养猪实际情况,一个占地2亩,育肥猪全部饲养。一般情况下,一年出栏两批,全年可出栏育肥猪700多头。猪场占地面积2亩,生产经营面积178.5m2,占猪场总面积的13.4%,其中饲养室15m2,药房15m2,饲料加工车间(含饲料仓库)88. 5m2。详细布局见图1-1。饲料加工车间的原料入口建在猪场大门的外墙上。原料从原料入口进入饲料加工车间,加工好的配合饲料由饲养员从饲料生产车间运送到隔离区的能量饲料间。实践证明,占地面积1333的养猪场,生产管理区和隔离区占养猪场总面积的18%,而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养猪场。 667平方米,生产经营面积占猪场总面积的10%。 25%,占地1333平方米的养猪场,在经济上更划算。生产经营区可种植一些灌木和花卉,以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B 检疫。猪场入口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紧靠生产管理区。隔离区面积64.5m2,占猪场总面积的4.8%,其中饲料间(每排1间,共3间)31.5m2,消毒间(1间每排隔间,共3间)9m2,隔离区与生产管理区用门和墙隔开,饲料从门进入,输送到每排猪舍的饲料间,每排饲料室都有一扇进料门。消毒间是饲养员进入猪舍的必经之路。从消毒间进入饲料间,将饲料从饲料间带到猪舍。饲料间有3扇门,第一扇是饲料进入的门,第二扇是通往消毒间的门,第三扇是通往猪舍的门。饲料间和消毒间,包括门和墙,共同构成一个隔离区,将管理区和生产区隔开,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C生产区。一个猪场占地面积1333m2,生产面积1090.8m2,占猪场总面积的81.8%,包括三排39间猪舍(含运动场),共702平方米。每排猪舍13间,每间猪舍(含操场)15米2。每间猪舍可容纳9头育肥猪,三排猪舍可存350头育肥猪,700头育肥猪。一年分两批宰杀。如果母猪自繁自养,一排猪舍可用于饲养母猪,另外两排猪舍可用于饲养育肥猪,全场可出栏育肥猪468头年。饲养母猪需要26头母猪和1头公猪。母猪舍内应设置分娩室,分娩室应全封闭,保证室内温度,并在分娩室内设置分娩床,以提高分娩成活率。在饲料加工车间加工好的配合饲料,由饲养员运送到猪舍饲料间。饲料室设有进料口,饲料由进料口输送至饲料室,不经过消毒室。饲养员进入消毒室,换好工作服、鞋帽,然后进入料室取料,喂入猪舍喂猪。养猪场周围可植树绿化。建设这样一个占地1333平方米的养猪场,固定资产投资约5.7万元。
D排水和粪便处理。猪舍运动场外建有排水排便沟,人工清粪。饲养员清理猪舍内的猪粪与猪舍内的粪便按1:3的比例。排便口在运动场外墙下,直通排便沟。排便口应与猪舍地面同高或略低于地面。低一点,排便口不宜太大或太高。如果太大或太高,猪在幼年时很容易跑到外面去。或用钢筋堵住排便口,防止仔猪钻出。排便沟宜用水泥砌成。应稍有坡度,以利于猪尿的排出和清洗。必须有猪粪堆放区。经积累发酵后,可作肥料使用。清粪工作不得承包给外人,应由养殖场养殖户承担,外人不得进入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