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
病猪出生时发育不良,顽固性腹泻;
咳嗽时后坐力过大所致;
肛门刺激过度引起的腹泻或便秘、排便困难;
由于猪瘫痪时常坐着,腹内压长期升高;
试图用力站立时,肛门受力,使直肠突出;
饲养管理不善,湿度大;
冬季天气寒冷,猪舍内温度较低。
2 临床症状
直肠从肛门突出,外观呈球形。发病初期,直肠粘膜充血发红,久则水肿、充血、暗红色、有泥垢、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发病后期粘膜破裂,直肠坏死,排便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排泄,严重的脱肛猪易死亡。
3 治疗方法
脱肛的猪应通过手术进行康复。手术前应控制病猪进食,并鼓励其排空粪便。
手术时,将病猪倒吊起来,用肥皂水清洗肛门周围、尾根、腿部皮肤,脱出的直肠粘膜用0.1%高锰钾溶液或2%5 %明矾水加淡盐水,挤压水肿液,外涂红霉素或青霉素粉等抗生素软膏。
用浸有温盐水或干净温水的纱布热敷,按压脱出的直肠使脱出的直肠复位,然后用烟包缝合肛门。
对严重脱肛、直肠坏死、浆膜穿孔的猪,应将脱垂的直肠切除缝合。操作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操作者使用两根缝合线在患部后穿过脱垂的直肠。穿线时注意避开较粗的血管,然后小心取出距缝线约1cm处的坏死直肠。内外肠管(操作时注意不要嵌入或损伤小肠,万一小血管出血可用纱布止血和止血钳止血),用镊子从直肠腔夹住缝合线,在缝合线中央剪开,形成4条线分别打结固定,即在4个结之间缝合两层肠壁结节,内外(两层)肠断端缝合5.5cm。缝合后,切断固定牵引线。
4 术后护理
(1)病猪手术后肌肉注射青霉素钾或头孢噻呋钠,每日2次,连续3天。
(2)病猪术后12天饲喂,期间可饲喂10%葡萄糖水,汁液量逐渐增多,7天后恢复正常日饲量。
如果仔猪脱垂严重,建议及时做缝合手术。轻者可用艾草点燃后海洞及熏猪的凸出部位。
5注意事项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消毒、卫生、干燥、保温等工作,及时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先喂适口易消化的全价饲料,消灭一切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