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它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我们来看看鸭瘟的症状以及如何治疗
一、鸭瘟的临床诊断
发病初期,症状包括精神不佳、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口干、喜欢躺着不愿动、体温在43以上、流泪、眼睛周围羽毛粘稠,甚至眼睑上粘有脓性分泌物,有的头颈肿胀,故称“大头瘟”。
随后,食欲完全消失,或口渴加剧,双脚发软,翅膀下垂,最后根本无法站立。
病理解剖特点是:食管、泄殖腔、眼睑粘膜内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
二、鸭瘟治疗方法与措施
(一)不从疫区引进种鸭,禁止健康鸭在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对鸭舍和用具进行消毒。
(2)定期使用鸭瘟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雏鸭20日龄以上即可接种疫苗1个月以上。 60日龄以上的鸭(成年鸭)注射可保护8至9个月。使用疫苗时加入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3)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对鸭群进行疫苗接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如有必要,剂量应加倍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