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身
疫苗从冰箱中取出时,温度较低,不宜立即接种,待疫苗恢复常温后方可接种。因为低温疫苗注射到猪体内后会引起冷应激,刺激局部疼痛,增加疫苗应激,甚至引起猪痛性休克。
冬天和夏天不一样
稀释后的疫苗半小时内用完。夏天,温度很高。稀释后的疫苗如果在高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会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免疫失效。因此,疫苗应根据免疫猪群大小和免疫速度分批稀释,以免免疫失败和浪费。
深浅不一
一些疫苗如口蹄疫、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需要颈部深部肌肉注射。接种时,选择长度合理的针头,落针时呈90垂直注射,使疫苗注射到深层肌肉层。如果针头太短或针头角度歪斜,疫苗可能会注射到脂肪层或结缔组织中。由于这些部位对疫苗的吸收能力差,疫苗会刺激局部出现炎症、肿胀、坏死等症状,从而产生疫苗免疫力。效率降低或失败。
同时,局部肿胀坏死也可能降低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猪价本身也会下降。但有些疫苗或药物,如一些厂家生产的驱虫针剂,一般需要皮下注射才有效。如果选择的针头太长,无法将药液注射到深层肌肉层,药液会因为吸收太快而无法到达。杀虫卵作用使驱虫效果无效。
不同的针
应根据猪群个体大小选择合适的针,如产房哺乳仔猪用9#13针,保育早期仔猪用12#20针,保育仔猪用12#25针。保育后期幼猪,中型猪16针。 #25针、16#38针适用于大肉猪、配种前后的后备猪、公母猪等。
抗交叉感染
针头要消毒,消毒前要仔细检查每根针头,如针尖是否有钩子,如果有钩子,用油石磨掉钩子,否则不能使用,以免增加免疫猪应激和感染的数量。并且免疫时要及时更换针头,至少要保证每窝一根针头。
健康检查
疫苗接种前,需要对接种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如果猪群处于发病或处于发病潜伏期,则不能接种疫苗。需要确认猪群处于健康状态,才能进行免疫。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猪群开始出现某种严重的传染病,就必须进行紧急疫苗接种。
接种前处理
接种前可在猪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多糖、电解质等保健品,可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减轻免疫应激。
接种后治疗
接种疫苗后,盛放弱毒疫苗的瓶子或器具要集中浸泡消毒,并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由于弱毒疫苗在猪群反复养殖后可能会出现强毒,给猪场带来潜在的疾病感染压力。
营养是关键
健康的猪从营养开始。饲料营养对猪的健康水平和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很大。应特别注意饲料霉菌毒素对猪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和猪免疫力的影响。良好的饲料营养是疫苗免疫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