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养猪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养猪场选址的选择。猪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场地的选择一定要慎重。选址涉及面积、地形、水源、防疫、交通、供电、污水排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需要周密规划,事前调查。规模越大的猪场,对上述条件的考虑就越周到、严格,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小型猪场。
(一)面积与地形。生产区和生活区都要兼顾。除了要考虑猪在不同阶段需要的适当面积外,还要有空间,尤其是规模化的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考虑种母猪4550平方米/头,商品育肥猪34平方米/头。猪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分开考虑,有发展空间。年出栏肥猪1万头的规模化商品猪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为宜。
地势应高且干燥。这样的猪场地下水位低,土壤透水性好,雨后水流顺畅。土质较好,一般以沙质壤土为宜。但地下水位过低,会给供水带来困难。坡度缓的场地容易排水,但坡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场地内运输不便,坡度不宜大于25C
规模化猪场在选址时要注意通风。养猪场不要建在山窝里,以免常年散发脏气,影响养猪场小气候。
(二)防疫运输。应尽量远离交通要道和铁路,但不可遮挡。不仅要考虑猪场自身的防疫,还要考虑猪场的外部影响。养猪场不仅要远离交通要道,而且交通要方便,因为养猪场的物质流量(饲料、生猪等)很大。规模化养猪场距离铁路和国家一、二级公路不低于300-500米,距离三级公路不低于150-200米,距离铁路不低于50-100米四级公路。
(3) 电力和水。靠近电源,节省输变电费用,供电稳定,停电少。 在规划养猪场之前探索水源。第一,要充足,猪需要大量的水;厂区附近要注意防止水体污染,以免影响生猪生产。
(4)污水排放与环境保护。猪排泄大量粪便和尿液。如果猪场周围有农田和果园,便于自流,就地就地消耗大部分或全部粪便是最理想的。否则,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在同一个主题上进行规划。特别是不能污染地下水、地表水源和河流。
这里强调第四点。现在国家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乱排放的养殖场一律关闭。因此,我们现在要建设新农场,就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否则,你的养猪场建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