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场免疫中的10种免疫现象


本文论述了猪场免疫中的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麻痹、免疫缺陷、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局部(粘膜)免疫、母源抗体、超前免疫、初次反应(免疫)和二次反应(免疫)。 )、过敏反应等免疫现象从含义、机理、实例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免疫耐受

1.1 含义: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如某种疫苗)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状态(或负免疫反应),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表现出来.没有发生可观察到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的正常免疫反应仍然存在。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完全不同。前者是特异性的,后者是非特异性的,即机体对各种抗原无反应。

1.2 作用机制:根据免疫耐受形成的特点,可分为自然免疫耐受和获得性免疫耐受。先天性免疫耐受在出生时就存在,传统观点认为是由于克隆的淘汰造成的,即自身反应性克隆在胚胎阶段不成熟。抗原无反应性,即自身耐受。获得性免疫耐受通常是通过人工施用非自身抗原诱导的。

1.3 实例:自然免疫耐受现象Owen(1945)观察到,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异卵双胞胎具有不同的血型抗原,并且由于胎盘血管的融合,两者之间的血液交换,形成了一种自然结合的共生关系。出生后,每个双胞胎个体都含有对方不同血型的血细胞而没有排斥反应,成为血型嵌合体,相互植皮不会引起排斥反应。这种胚胎耐受性,欧文称之为先天免疫耐受性。伯内特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胚胎期免疫系统不成熟,异种血细胞进入胎牛体内,引起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克隆的排斥,对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反应,即, 免疫耐受。

免疫实例中国兽医局王在石分析了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三大原因,其中之一是感染母猪先天性持续感染引起的免疫耐受,使疫苗免疫无效。由于母猪携带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胎儿在胚胎期接触CSF病毒抗原。根据Burnet的耐受形成理论,仔猪出生后当然会对CSF疫苗抗原形成耐受,而CSF疫苗抗原表现为特异性无反应。

1.4 临床意义上述免疫实施例中感染猪瘟病毒的母猪引起仔猪对猪瘟疫苗的耐受性。给胎儿)。同样根据免疫耐受形成理论的指导,母猪妊娠期间最好不要随意注射活疫苗,以免活疫苗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当然,我国研制的猪瘟减毒疫苗C株是不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的。

2 免疫抑制

2.1 含义:人为地阻止或削弱免疫反应称为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非特异性的,即机体对各种抗原(如各种疫苗)无反应。

2.2 作用机制:一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反应减弱,如皮肤和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二是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而引起免疫抑制。三是理化因素(氟超标、放射线辐射)、营养因素、不良应激因素等。

2.3 举例(以下主要由微生物致病因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PRRS 病毒可以算作导致显着免疫抑制的“臭名昭著”病毒之一。 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个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降低感染猪的免疫力,造成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 PRRSV还可引起无症状持续感染,产生无症状抗体,继发于其他病原体感染,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猪圆环病毒(PCV):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可引起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新生儿先天性震颤(CT)、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间质性肺炎(IP)、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综合征(PRDC) 和母猪繁殖障碍。尽管PCV-2引起猪免疫抑制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对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淋巴滤泡中心和滤泡旁中心均有淋巴滤泡丢失,受影响的淋巴组织被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可导致细胞凋亡和B 细胞和T 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耗竭)。 PCV-2 感染的猪场也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定植于猪的呼吸道,具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实验证实,细菌在扁桃体中定居并粘附在肺泡上皮细胞上,能迅速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或吸附而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具有潜在毒性,从而影响免疫力。

猪肺炎支原体(MPS):猪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呼吸道并损害纤毛和上皮细胞。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细胞免疫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免疫力减弱,其他疾病乘虚而入。

霉菌感染是指霉菌侵入机体并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霉菌的菌丝体及其分泌的代谢产物可引起或加重免疫抑制。例如,烟曲霉感染可引起中性粒细胞表达L-选择素水平的显着下降,由于L-选择素水平下降,中性粒细胞向病原体移动的能力和吞噬清除病原体的功能受损,导致身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霉菌还会产生大量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等9种,都会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即使在不引起猪中毒症状的剂量下,也能抑制猪的免疫力。 2.4 临床意义:一是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二是不要随便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尤其是在免疫期),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激素、氯霉素类、四环素类;三是必要时添加防霉、去霉剂;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五是提供全价饲料;六是必要时添加免疫调节剂(如植物多糖),功能性添加剂(如奥奶净)。

  3 免疫麻痹

  3.1含义:由于注射了较大剂量的不易降解的抗原引起的无反应性。也称为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3.2 实例与机理:如将大剂量的肺炎球菌Ⅲ型荚膜多糖抗原注入小鼠体内,结果无抗体检出,此为免疫麻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体内产生了抗体,只是由于这种难以降解的Ⅲ型荚膜多糖抗原持续存在,当抗体一旦产生并进入循环中,即迅速被抗原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抗体被降解破坏,而不能被降解的抗原又进入循环中,继续与抗体结合,造成耐受的假象。

  在这里还要提到一个词——耗竭性免疫接种,是由于大量抗原接种,结果导致所有的识别特定抗原的B细胞被刺激分化进入终末期,即都成抗体形成细胞,而无记忆细胞产生。此时,由于特定B细胞株大量消耗,因而对其后接触的特异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3.3 临床意义:以上的道理说明免疫接种的剂量要适当,不可无限制地加大剂量,有的大剂量抗原(如大剂量疫苗)接种,可能也不致于产生免疫麻痹,但是也十分浪费。

  4.免疫缺陷

  免疫系统中任一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均称为免疫缺陷,涉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传导等的缺陷。由免疫缺陷引发的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

  按起病原因,免疫缺陷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原发性免疫缺陷又称先天性或遗传性免疫缺陷,是由于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而引起的免疫障碍;继发性免疫缺陷又称后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是因疾病等原因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在“免疫抑制”中列举不少免疫抑制性疾病,实际上由于免疫抑制性疾病而致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损伤都可以引起免疫缺陷,这里就不再叙述。

  5.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

  5.1 含义:所谓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免疫产生的抗体不但不能提供保护作用,反而有助于病毒的复制,使病毒数量大大增加。

  5.2 机理:蓝耳病的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与登革热病毒非常相似,血清学研究证实,登革病毒表面存在群特异性决定族和型特异性决定族,群特异性决定簇为黄病毒(包括登革病毒在内)所共有,其产生的抗体对登革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增强作用,称增强性抗体,型特异性决定族产生的抗体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称中和抗体,能中和同一型登革病毒的再感染。二次感染时,如血清中增强性抗体活性弱,而中和抗体活性强,足以中和入侵病毒,则病毒血症迅速被消除,患者可不发病,反之,体内增强性抗体活性强,后者与病毒结合为免疫复合物,通过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膜上的Fc受体,促进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导致登革出血热发生。

  5.3 实例:有研究证明,PRRSV病毒中加入PRRSV抗体可使病毒在胎儿体内的复制比单独注射病毒显著增强。猪肺泡的巨噬细胞培养物中,加入一定滴度的PRRSV抗体,可使PRRSV产量明显增加,甚至会提高10倍~100倍。这就是为什么频繁出现猪场注射了蓝耳病疫苗后10天~30天出现蓝耳病暴发的原因。

  5.4 临床意义:如果猪场中过去感染过经典的蓝耳病,由于注射灭活疫苗达到产生中和水平的抗体需要较长时间,为防止PRRSV出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DE),有人建议注射疫苗时,可以将经典蓝耳病弱毒苗和高致病灭活苗两者配合使用,先注射弱毒苗1周后,再注射灭活苗,同时添加促免1号0.5%。另外,蓝耳病潜伏感染或发病初期不注射蓝耳病疫苗。

  6 局部(黏膜)免疫

  6.1 含义:局部免疫主要指发生于胃肠道或呼吸道由存在于局部的抗体所产生的免疫学反应。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可对摄取的抗原产生以IgA为主的应答反应。

  6.2 机理:局部免疫也称黏膜免疫,由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来完成。人们早已发现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及黏膜下存在淋巴细胞,近30年来,黏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并提出了黏膜免疫系统,即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的概念。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其产生的抗体占抗体输出总量的60%~70%,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6.3 实例:正因为机体有这种的免疫特点,所以猪的某些疫苗可以通过滴鼻来进行免疫,例如,猪伪狂犬疫苗的免疫,常在三日龄进行滴鼻免疫,让呼吸道局部尽快产生抗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能力,而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呼吸道。目前用于猪局部免疫的疫苗还有猪肺疫口服活疫苗;猪布鲁氏菌2号口服疫苗。

  7 母源抗体

  7.1 含义:母源抗体:指通过胎盘或初乳传给胎儿的抗体。

  7.2 母源抗体的转移途径

  母源抗体到达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的结构。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及家兔的胎盘是血绒毛膜性的,也就是母体血液直接和滋养层接触。这种类型的胎盘容许IgG通过,母体的IgG可以经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因此,新生婴儿具有和其母亲同样水平的循环IgG。但IgM、IgA和IgE不能通过胎盘。

  反刍兽胎盘呈结缔组织绒毛膜性,即绒毛上皮直接和子宫组织接触,而马和猪的胎盘则为上皮绒毛膜性,胎儿胎膜的绒毛上皮和完整的子宫上皮相接触。具有这两种胎盘的动物,免疫球蛋白分子完全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幼畜必须从初乳获得抗体。

  7.3 初乳和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初乳是乳腺在妊娠最后几个星期积存的分泌物和在雌性激素与黄体酮作用下从血液转移来的蛋白质的混合物。

  初乳富含IgG和IgA,并且也含有一些IgM和IgE。初乳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是IgG,约占其全部免疫球蛋白的60~90%。如母猪,在产后泌乳的早期,IgG占乳中免疫球蛋白总量的80%,其次为IgA和IgM。在泌乳的头三天,IgG和IgM就降至早期初乳水平的1/10弱,IgA则降低较少。

  7.4 初乳的吸收

  初生动物吸食初乳到肠道后,消化道的蛋白分解能力较低,初乳中含有胰酶抑制剂使蛋白分解能力进一步减弱,因此初乳中的蛋白质不能被降解而大部分保持完整状态。经过肠道上皮细胞的吞饮作用摄入细胞内,由此进入乳糜管或肠道毛细血管,最终达到血液循环,因此新生动物才能够得到大量母源抗体的输入。

  蛋白质可以通过肠壁的时间和长短依动物种类而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与Ig的类别有关。一般说来,刚出生时通透性最高,然后迅速降低,据认为这可能是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肠道细胞被另一些细胞所代替。吸收时间长短,多数学者证实生后24~36小时以后,吸收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迅速降低。

  未吃奶的动物,其血清内一般只含有水平极低的免疫球蛋白。经食初乳吸收母体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新生动物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迅速接近成年动物的水平,生后12~24~72小时达最高峰。

  7.5 临床意义

  初生幼畜生后早期喂饲初乳,对增强幼畜抵抗力,减少疫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但母源抗体对仔猪的免疫有干扰,如口蹄疫的免疫,仔猪首免为何提倡40~45日龄,因为仔猪的口蹄疫母源抗体可维持1~1.5个月。给母源抗体的仔猪于21日龄、28日龄、40日龄和60日龄接种口蹄疫灭活苗后,分别检测抗体,结果40日龄、60日龄仔猪产生抗体水平更高。这说明母源抗体的干扰。

  猪瘟免疫问题,研究证明,免疫母猪所产仔猪,20日龄前母源抗体滴度较高,对强毒攻击有保护力,其免疫程序,大部分意见认为应在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

  8 超前免疫

  超前免疫也称(哺)乳前免疫,它是根据台湾赖秀穗和法国Coieheieier等的大量试验结果,证明仔猪出生后哺乳前立即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可行。方法是初生即注射疫苗,剂量1~2头份,注苗后1~2小时吃初乳;35日龄、75日龄进行二免和三免。剂量2~4头份(脾淋苗1~2头份)。除猪瘟疫苗采用超前免疫外,其他的弱毒疫苗也有人使用。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二免,因初生仔猪的免疫应答是比较弱的,是一种初级应答,阴性期(产生抗体时间)比较长,形成抗体的浓度也比较低。伍少钦报道(“养猪”2008第1期),猪瘟常规免疫(30日龄-60日龄)明显优于乳前免疫(乳前2小时-30日龄-60日龄)。因此,不是猪瘟威胁严重的猪场不必要采用超前免疫。

  又如,口蹄疫的免疫,没有母源抗体的仔猪,1周龄用口蹄疫灭活苗免疫,6~7月龄攻毒,保护率仅为33%;8周龄免疫,6~7月龄攻毒,保护率可达87.5%。说明仔猪日龄大,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越高。

  9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9.1 含义

   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初次应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应答,或称回忆应答。

  二次应答: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可发生二次应答,又称再次免疫应答。它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为:①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②抗体浓度增加快;③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④下降期持久,因为机体会长时间合成抗体;⑤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二次应答;⑥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⑦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二次应答的强弱取决于抗原的强弱与两次抗原注射的间隔长短。间隔短则应答弱,因为初次应答后存留的抗体可与注入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迅速清除。间隔太长,反应也弱,因为记忆细胞尽管长命,但并非永生。二次应答的能力可持续存在数个月或数年,故机体一旦被感染后可持续相当时间不再感染相同病原体。

  9.2 机理

  在初次应答后,机体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抗原,记忆细胞会快速大量的增殖产生大量的抗体。

  9.3 临床意义

  根据以上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点,在接种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部分疫苗要进行二免或三免,特别是某些免疫原性不是很好的疫苗或灭活疫苗更应进行二免或三免。如实践中常用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在仔猪阶段只进行一次免疫不再进行二免者,往往收不到好的免疫效果。第二,从再次应答的特点来看,一免二免的间隔时间要适当,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第三,免疫剂量也要适当,不必一定追求大剂量。

  10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是动物机体受到某种抗原(在变态反应中称为变应原)的刺激后,体内产生抗体或淋巴细胞被致敏,使机体处于敏感状态,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物质时,有的动物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引起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和)功能障碍,这种超生理机能的异常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的本质也是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和排斥异物的过程,有其对机体有利的一面——排斥病原(变应原),同时由于反应过于强烈,造成了组织损伤和功能碍障。

  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疾病的过程有全身性的,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症等;有的是局部性的,如呼吸道变态反应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皮肤变态反应包括荨麻诊等;消化道变态反应包括采食饲料引起的过敏症等;传染性变态反应包括诊断鼻疽、结核、布氏杆菌病等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等。

  变态反应可分为四型,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为注射疫苗引起的变态反应,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多发生于疫苗注射后不久即发生,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种情况应尽快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急救。

下一篇:给猪防疫要点
标签:
  • 养猪经验
  •  
  • 有效养猪
  • 更多栏目最新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打针:猪不吃饲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将药物连续注射到肌肉
    公猪怎么配的
    公猪怎么配的
    1.繁殖地:交配地应平坦安静,周围无任何突出的尖锐物体。2.
    猪吃啥
    猪吃啥
    猪是杂食动物,吃青草、草籽、浆果、红薯、甘薯、蔬菜、谷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为了防止关圈时猪打架,可以在猪身上喷醋或酒精溶液,掩盖猪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母猪繁殖是保证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用清水冲洗猪心外面。如果难以清洗,将猪心放入面粉中,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