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实践意义


众所周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离不开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者缺一不可,非洲猪瘟也遵循这一原则。

爆发时:

1、必须进行隔离、消毒、捕杀、无害化处理,就是控制传染源。

2、做好生物安全,可以很好地控制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猪有三道防线:

首先是皮肤和毛发等天然固有组织。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它们起着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目前还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因此,我们只能提高第二道防线,即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以防止外邪入侵。

中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不在体外,而在体内。也就是说,各种致病因素都是通过动物体内的内因起作用的。病症是正邪之气相争,正邪盛衰,阴阳失调,盛失失常的结果。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云:“正中有道,恶不可为。”清代防治“温疫”名医周扬君在其著作《温热暑疫全书》中说:“一人患温,一人患疫”。用中国传统兽医的话来说,“一兽温,一兽病”。

在分析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特点时可以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非常缓慢。猪从一个猪圈传染到另一个猪圈需要数天时间,甚至有跳跃传播现象。几乎同时发病的圈猪数量不多,但一个圈内有1头或数头猪发病,其他圈内多数也有此病模式。

虽然病猪在死亡前都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同圈的其他猪并没有任何症状,甚至有许多猪在被扑杀前仍处于良好状态。

为什么这些猪会延迟发病或不发病?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抗病能力特别强,也就是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别强!

这就是中兽医所说的正气满身,外邪不能侵入。

中兽医在总结古代劳动人民防治牲畜疾病的过程中,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预防为主”理念是防控“疫病”和非洲猪瘟的重要指导思想。《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理论》中指出,“病未未愈,圣人未治,未治则乱未乱。治之是渴了就打井,打架就投锥子,还来得及吗?” “预防治疗”即预防,即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病前预防和疾病预防两个方面。

中国兽医认为,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牲畜疾病的关键。清水、清料、清草、清槽、清栏、清胎体,棚舍要定期消毒。防病于未然,除了要注意牲畜的饲养管理外,还要根据地域、季节、气候和牲畜的身体状况,采用多种防治方法,使牲畜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的发生。发生。

如果胴体已经患病,要及早治疗,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播。病传规律一般为由浅入深,即由表及里,也可由一个脏腑传到另一个脏腑,即脏腑、克、乘、辱的关系。治疗中要掌握这个规律,以防病情发展成严重的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先治皮,后治皮,次治筋,次治六脏,次治五脏。也就是说,要及时治疗疾病,防止疾病由外而内蔓延,侵入脏腑。

在治疗方面,中兽医旨在改变机体正邪力量的平衡,从而将疾病转化为治愈的方面。因此,治疗的根本原则是“强身健体”和“祛邪”。 “扶正”就是应用药物,加强饲养管理,扶正病畜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战胜病邪,恢复机体健康。 “祛邪”是指应用各种治疗方法(药物、针灸等)消除致病因素,消除致病因素或其作用,限制疾病的发展,使病畜逐渐康复。

“强身健体”与“祛邪”密切相关。强身健体就是祛除病邪,增强抵抗力战胜疾病;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正邪在矛盾中的位置,区分主次,灵活施策。

非洲猪瘟防控,“防未病”是重中之重。预防为主,预防大于治疗。即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把“敌人”(病原微生物)拒之门外(养殖场)。同时要“辟邪强身”,“固本养元”,配合中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标签:
  • 养猪技巧
  •  
  • 养猪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打针:猪不吃饲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将药物连续注射到肌肉
    公猪怎么配的
    公猪怎么配的
    1.繁殖地:交配地应平坦安静,周围无任何突出的尖锐物体。2.
    猪吃啥
    猪吃啥
    猪是杂食动物,吃青草、草籽、浆果、红薯、甘薯、蔬菜、谷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为了防止关圈时猪打架,可以在猪身上喷醋或酒精溶液,掩盖猪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母猪繁殖是保证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用清水冲洗猪心外面。如果难以清洗,将猪心放入面粉中,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