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房生产管理过程中,发现猪球虫病和仔猪黄痢的症状非常相似,极易混淆。为准确诊断这两种疾病,避免误诊,现就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流行病学鉴别诊断
(一)猪球虫病
该病主要发生于仔猪,以711日龄仔猪居多,但也可发生于断奶仔猪,成年猪为带菌者。各种研究表明,哺乳仔猪不会因摄入母猪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而感染。尚不清楚等孢子虫是如何在养猪场传播的。由于球虫卵囊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该病多发生在晚春和炎热潮湿的夏季,尤其是天气炎热时,母猪戏水湿润后易引起哺乳仔猪发病。分娩床在大多数情况下,哺乳仔猪的发病率没有季节性。
(2)仔猪黄淘
主要发生于出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发病。头胎母猪产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可高达100%。环境卫生差者可多发;环境卫生好的也经常发生。因此,有人认为母猪携带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从临床症状鉴别诊断
(一)猪球虫病
本病临床症状多见于711日龄的健康乳猪。有报道猪等孢子虫引起56周龄断奶仔猪腹泻,腹泻发生在断奶后47天。发病率很高(80% 到90%),但死亡率极低。腹泻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大便呈黄色至灰色。开始时,粪便呈软状顺着肛门流下或呈糊状,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变成液体状。仔猪身上沾满了液体粪便,使它们看起来湿漉漉的,并散发出一股酸臭的味道,就像腐臭的牛奶一样。一般来说,仔猪会继续吃奶,但会变得粗糙、脱水、消瘦,体重增加缓慢。症状的严重程度通常因窝而异,甚至窝内的个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病发病率通常较高,但死亡率一般较低。
(2)仔猪黄淘
临床症状最急,无明显症状,生后10多个小时突然死亡,死于急性败血症。出生后2-3天以上发病的仔猪,病程稍长,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便,有特殊腥味,内有凝乳小块,肛门松散。病猪情绪低落,不吃奶,体重迅速下降,脱水,最后累死。
3、从病理变化鉴别
(一)猪球虫病
仔猪球虫病的特征是空肠和回肠粘膜出现纤维蛋白性坏死,肠绒毛萎缩和脱落,但只发生在严重感染的仔猪身上。
(2)仔猪黄淘
主要病变为急性肠炎和败血症。常有颈腹部皮下水肿,肠内有大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肠腔扩张,肠壁变薄,肠粘膜发红。病变最严重,其次是空肠和回肠,结肠较轻。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小出血。肝脏呈紫红色,有红黄相间的花纹。肾色淡,表面有小点至大点出血点。心脏扩张,心房和心室充满血块,心冠有少量出血点,肺明显水肿。外观尸体严重脱水、干燥、消瘦,粘膜苍白发绀,肛门和腹部被黄白色稀疏粪便污染。
总的来说,猪球虫病与仔猪黄痢的鉴别诊断要注意一些要点: 球虫病感染715日龄的猪,一般在5日龄前不发病。大部分腹泻现象在2周后消失,仔猪黄痢主要引起7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猪球虫病死亡率低,而仔猪黄疽病死亡率很高;球虫病用抗生素无效,但抗菌药物对仔猪黄痢有效;一旦一窝猪发生球虫病,下一窝仔猪在7日龄时也会发病,整个圈内的仔猪要到7日龄才能幸免。黄痢出现在整个楼圈中,实属罕见。
(作者:陈荣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