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注意鸭病的防治,才能更好地保持养鸭的经济效益。在鸭病防治方面,鸭场必须坚持科学消毒。以下是防治鸭病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遵循消毒的先后顺序
对鸭场进行消毒时,先走干净的道路(运输饲料等的道路),最后走肮脏的道路(清粪车使用的道路)。首先是养鸭场区,其次是蛋鸭场区。首先是鸭养殖区,然后是商品鸭区。严禁借用或混用鸭舍内的消毒桶。
二、注意消毒频率
一般情况下,整个场地及鸭群每周至少消毒两次。发病期间,坚持每天带鸭进行消毒。
三、遵循程序,用好疫苗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某鸭群使用多种疫苗(疫苗)预防不同疾病时,需根据各种疫苗(疫苗)的免疫特性确定接种次数和时间。这形成了实践中使用的免疫接种计划。
合理的免疫方案可以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苗免疫对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即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
鸭场可根据当地地区和疫病发生情况,及时适量引入疫苗进行免疫。例如,鸭病毒性肝炎免疫必须在鸭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或受该病威胁的地区进行。
四、尽量减少应激
疫苗免疫对鸭子来说是一种应激。为了减轻这种压力,可以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复合维生素。夏季气候炎热。接种疫苗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用水供应,接种时间尽量安排在清晨天气凉爽的时候。
不同季节,免疫接种应注意一些不同的细节。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必须先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皮下注射的疫苗会形成疫苗团,难以被吸收。
免疫时必须不断摇动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的有效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减毒病毒疫苗时,整个接种时间最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防止疫苗长时间暴露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五、搞好疫病监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疾病监测计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外,肉鸭养殖场常规监测的疫病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疾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