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育雏期是从雏鸡出壳到6周龄。这是因为新生雏鸡的免疫系统和自身器官仍处于发育过程中。因此,必须根据雏鸡的情况及时适当调整生活环境,从而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本文介绍了雏鸡饲养环境搭建的要求以及小气候育雏的环境控制方法,供养鸡的朋友参考。
一、雏鸡的饲养环境的构建要求
每间育雏室面积260平方米,宽8米,长20米。它使用240米直径14毫米的钢丝和240平方米的塑料纤维膜。
钢丝焊接成拱形。每个拱门上弧长8米,拱门底线长7米,中间高1.8米,两侧高1.2米。拱门下部每隔1米由6根柱子焊接支撑。小气候由8个拱门组成,每个拱门相距2.5米,拱顶每隔1.2米纵向焊接5根钢丝,形成整体支架。
塑料薄膜面积240平方米,宽11米,长22米。盖好脚手架,用扎线将塑料棚扎紧,在中央过道顶棚开设8扇0.8平方米的活动窗。
二、鸡育雏期的环境控制方法
小气候环境控制主要起到调节温度、湿度和通风的作用。育雏初期温度要求在31左右;
随着鸡的年龄增长,育雏温度也会相应下降,7周龄时降至25左右。外部气候对育雏影响较大,需要对小气候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
1.高温季节小气候的调控
6、7、8月是全年湿度最高的时期,外界温度可达40左右,对30日龄以上的雏鸡影响较大。
可通过拆除塑料大棚、开启排气扇、室内走道喷水等方式降温通风,当室外温度达到40时,室内温度可控制在32左右。不会引起中暑。
2.晚春、秋季小气候调整
春末秋初气候凉爽,但全天气温变化较大。通过打开屋顶窗户并剥去两侧的薄膜来达到控制温度和通风的目的,即可达到小气候的目的。
当夜间和早晨气温较低时,小气候中的红外线灯可以维持所需的室内温度,并打开天窗进行通风。中午气温较高时,可部分或全部揭开两面薄膜。
3.早春、冬天寒冷季节的小气候控制
这些季节气温较低,平均气温010,最低可达-2。关闭室外窗户,密封塑料大棚,用红外线照射室内温度至25-30。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加热。
在冰冻或寒潮期间,可用炉子给塑料大棚取暖,并用电热管从天窗引出。在寒冷的天气里,由于薄膜的封闭性,水蒸气和有害气体很难扩散到外界环境中。由于棚外温度较低,水蒸气遇膜凝结成水落入棚内,极易导致棚内温度较高,硫化氢、氨气浓度较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室内温度较高时可适当打开小气候天窗,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当室温较低时,可提高炉温。